众力资讯网

张七一,安新“家”!

“张大爷,天凉了,给您带了件厚衣裳,您试试合不合身?”10月23日,在西安市临潼区弘德养老互助中心,临潼区骊山街道东大街

“张大爷,天凉了,给您带了件厚衣裳,您试试合不合身?”10月23日,在西安市临潼区弘德养老互助中心,临潼区骊山街道东大街社区工作人员杨华带着提前备好的薄棉袄、软底鞋和老人爱吃的软糕,再次前来看望张七一老人。

她蹲下身、展开棉袄,轻轻帮老人穿上,又仔细拉好领口的拉链……张七一手摸了摸棉袄的布料,轻声说道:“不冷了,有你们在,不冷了。”

这句话说得很轻,却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从前那个连话都不愿多讲的流浪老人,如今竟会主动表达心意。

时间回溯至2025年7月16日晚上8点,杨华的手机突然响起:“临潼火车站附近凉亭下,有位老人躺了一整天。”

电话里,致电人大致描述了老人的样貌——身形佝偻、腿脚不便,常在火车站周边徘徊,杨华心里咯噔一下:这人可能是社区的“老熟人”张七一。

挂了电话,杨华驱车直奔目的地。

“将老人送回家,也不安全了。咱们和康养机构先对接一下。”赶到临潼火车站凉亭时,杨华一眼就确认了蜷缩在角落的正是张七一。

65岁的张七一无儿无女,长期独居。虽然社区给其申请了低保并多次救助,但稍不注意老人就会离家出走。

然而,难题接踵而至。因身份证丢失,多家机构无法接收张七一。就在社区准备带他补办证件之际,老人再次出走。面对这一情况,社区没有放弃,一边加派人手在街头巷尾巡查,一边跟救助站、派出所保持联动,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找到他,不能让他再露宿街头。

寻到张七一后,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与临潼区弘德养老互助中心沟通,详细说明张七一的特殊情况及面临的困境。经反复协调,康养机构同意“特事特办”——先接收再补证,确保老人尽快脱离流浪生活。

安置只是第一步,让老人真正安享晚年才是最终目标。接下来的日子,社区工作人员和西安市公安局临潼分局华清派出所民警成了张七一的“专职服务员”。民警上门为老人拍身份证照片,社区工作人员协助老人整理材料、补办户口与银行卡。

“当在康养机构办理完所有手续后,大家才真正松了口气。”东大街社区党委书记魏改说,从证件办理到落实生活保障,多部门协作无缝衔接,让漂泊半生的老人,有了一个能安享晚年的“家”。

从酷暑里的紧急搜救,到深秋的暖心探望;从街头的颠沛流离,到康养机构的安稳日常。这场跨部门的接力救助,是东大街社区治理效能的生动体现。以社区为纽带,串联起救助站、派出所、康养机构等多方力量,在制度与温情之间寻找平衡,为特殊群体托起生活的希望。

如今,张七一的生活已焕然一新。见到前来探望的社区工作人员,他眼睛里瞬间有了光彩。张七一抬起手腕上的电子手环,描述着新生活:“饭是热的,床是软的,夜里起床也有人扶,护工每天都帮我测血压。”

一旁的护工笑着补充:“张大爷现在总跟我们念叨,社区的人比亲人还亲!”( 记   者:王三合  罗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