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清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一位重要的封疆大吏,然而他扮演的却是一个反面角色。堂堂两江总督既无军政才能,也没有起到协调各方的作用。在朝廷危亡之际,只顾争权夺利和头上的顶戴花翎,最终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被新掌权的慈禧太后下令正法。
喜欢以豪言壮语蒙蔽咸丰帝何桂清,云南昆明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也就是他20岁的时候高中进士,选庶吉士。这个年龄放在整个清代进士群体中,算是少年得志型的。道光十八年(1838年),何桂清散馆后被授为编修,此后十余年间官至户部侍郎。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各省,军饷所费巨大,朝廷财政陷入困境。时任户部右侍郎的何桂清兼管钱法堂事务,他协助大学士祁寯藻整理河东盐务,推行钞法,竭力为清政府筹措军饷。
两年后,何桂清调仓场侍郎,不久出为浙江巡抚,正式成为了一方封疆大吏。何桂清到任后,整顿全省军队,在杭州设协防局,并镇压温州、乐清等县的地方农民起义军。
与此同时,他把注意力集中到巩固与浙江相屏障的皖南上。为了争取督办江南军务向荣的协助,他每月按时向江南大营递解协饷七万两。向荣于是派提督邓绍良、游击周天受等率军进入皖南。
自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四年(1854年)间太平军攻取安庆和合肥以南的广大地区后,安徽巡抚移驻皖北,对皖南鞭长莫及。朝廷接受御史王茂荫的建议,于咸丰五年(1855年)春将皖南划归浙江巡抚管辖。
何桂清随即奏请添设皖南镇、道,以革职江西巡抚张芾督办皖南团练、劝捐事宜,续派按察使晏端书率领浙军进入皖南。当邓绍良进犯芜湖时,何桂清不仅运去二、三千斤大炮数尊,还添派浙军助战。
清军在皖南的军事行动,既起了防止太平军插入浙江的作用,又掩护了江南大营的侧背。因此,向荣引何桂清为知己,但是向荣显然是低估了何桂清的野心。
张嘉祥
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陷后,向荣被革职论罪。朝廷启用和春、张国梁准备重建江南大营,何桂清作为后勤总司令负责筹集军饷。
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时任两江总督怡良自知有罪,便主动请辞。这个时候,何桂清的死党军机大臣彭蕴章极力推荐何桂清出任两江总督。
督办两江一事无成何桂清向来将钱粮看得最重,他继任江督后,派善于聚敛钱财的心腹亲信王有龄到上海整理财政,每年竟搜刮到漕粮100余万石,捐税等700余万两。
解决了军饷问题以后,何桂清将目光投向了军政,他拉拢大营重要将领总兵虎坤元、傅正邦等,试图架空钦差大臣和春。
在咸丰帝的不断催促下,何桂清与和春制定了战略部署,准备先拿下句容、溧水,进而攻占镇江,然后全力围攻天京。咸丰七年(1857年)十一月,在和春的指挥下清军攻陷镇江,初步完成了战略意图。
何桂清
这个时候何桂清与和春都有点飘飘然,加上江南大营士气高涨,且军饷也能源源不断从供应,所以他们向朝廷上报,说当年底就可以拿下天京,这一承诺让咸丰帝深感欣慰。咸丰帝当即下旨晋何桂清为太子少保,何桂清也因一时得势成为朝廷最信赖的疆臣之一。俗话说得好,人一旦得意就容易忘行,何桂清在常州胡作非为,私生活极为放纵,引起当地士绅的极大不满。
咸丰十年(1860年)一月,清军集中主力合围天京,但是何桂清本非将才,他根本不懂军事,李秀成围魏救赵之计,不仅解了天京之围,还一举击破江南大营,随后乘胜东征,在江苏开辟了新的根据地。不久,太平军围攻常州,何桂清惊慌失措。道员查文经、布政使薛焕等建议何桂清退守苏州筹饷。按照大清律例,封疆大臣弃守城池属于死罪,但是何桂清依然我行我素,他不敢留守常州做太平军的刀下鬼。
丢城弃地刑场正法当时常州城内的士绅百姓都苦苦恳求何桂清,让他与军民一起守卫常州,而何桂清铁了心要逃跑,他不顾群众反对打死打伤士绅数十人,然后一路逃至苏州。“部署稍定,即进规溧阳,而太平军已迳犯丹阳,张国梁死之,和春奔常州,桂清大惊。总理粮台查文经等希其意,请退保苏州。何桂清即疏陈军事付和春,自驻苏州筹饷。将行,常州绅民塞道请留,从者枪击,死十余人,始得脱。张玉良留守,寻亦走。士民登陴,数日城陷,屠焉。”不料江苏巡抚徐有壬是条汉子,他以封疆弃城为由拒绝何桂清入城。何桂清只能借口借洋兵助剿,一路逃到上海租界避难。
太平军攻下苏州后,巡抚徐有壬殉国自杀。但是此前,他已将参劾何桂清的奏折递至京师。咸丰帝震怒之下,下旨将其革职拿问。
何桂清在朝中人脉关系很硬,很多人出来为他求情,而且当时英法联军已入北京城,咸丰帝北逃热河避难也顾不上何桂清。这一关键节点,让何桂清有了喘息之机。
曾子城
辛酉政变之后,慈禧太后掌权,她重用曾国藩的湘军集团,授其节制四省军务的大权。曾国藩与何桂清本来属于“同门师兄弟”,都出自权臣穆彰阿的门下,但是他们的私人恩怨很深,或者说湘军集团与何桂清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早在咸丰十年(1860年)时,何桂清因弃守常州被革职,但是他的心腹旧属仍控制着江苏、浙江以及上海。当太平军集结重兵猛攻杭州时,曾国藩为了彻底打掉何桂清集团,让左宗棠隔岸观火,不予救援。结果杭州陷落之后,王有龄被迫自尽,说起来王有龄还算比何桂清有种。
王有龄自尽后,曾国藩马上举荐左宗棠为浙江巡抚,并于次年派李鸿章率领淮军到达上海,代替薛焕为江苏巡抚。丢了江浙、上海的地盘,何桂清只能是坐以待毙了。
何桂清
何桂清被解到京后,刑部拟斩监候,秋后处决。彭蕴章、祁寯藻等十七人上奏竭力为何桂清辩解。审讯时,何桂清申辩退至苏州,是从司道之请,欲保饷源重地,“引薛焕、查文经等四人禀牍为佐证”。
慈禧询问曾国藩的意见如何:“何桂清援司道禀牍为词,下曾国藩察奏。曾国藩疏言:‘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不必以公禀有无为权衡。’”
此时的慈禧刚刚掌握政权,她与恭亲王等重用湘军将领,同时也将镇压太平天国作为朝廷第一要务,而这个时候何桂清的脑袋刚好能让慈禧立威,不久何桂清被押赴菜市口斩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