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再次无缘诺贝尔奖,到底是政治阴谋,还是我们自身教育问题?

你有没有怀疑过,中国再次无缘诺贝尔奖,到底是政治阴谋,还是我们自身教育问题?每年诺奖公布之后,类似的争论基本都没有停过,

你有没有怀疑过,中国再次无缘诺贝尔奖,到底是政治阴谋,还是我们自身教育问题?每年诺奖公布之后,类似的争论基本都没有停过,目前网上主要的答案基本就是两个,一个就是诺奖阴谋论,认为诺奖不过就是欧美操纵的结果。另外还有一种答案那就是认为中国教育古板,不懂变通,学生只会考试,不会思考。

那到底哪种答案,才真正接近真相呢?

截止到2025年,美国拿到了423个诺奖,接近了总数的一半,第二名英国拿了143个。紧随其后的是德国、法国,作为欧美四强,也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他们取得这样成绩,并不意外。

瑞典作为诺奖主办国,他们也拿到34个。日本则是亚洲第一名,已经累计拿了31个,而且近年来日本拿奖的速度非常猛。另外俄罗斯也拿了31次,跟日本一样多,这里面包括苏联时期。

中国内地至今只拿到了一次理工类诺奖。要知道中国台湾跟中国香港都曾经各拿了一次。连阿根廷这个濒临破产的国家都拿得比我们多。

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不相信诺奖评选存在阴谋论。要知道这些年来,我们中国的科研成果也不少,难道我们连多拿两个诺奖都不配么?

但如果说诺奖有阴谋论,那为何跟美国交恶的苏俄还拿到了31次大奖呢?任何人为评选,肯定会存在偏心跟漏洞,但你说你次次考零分,然后说老师只针对你一个人,那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你说瑞典没有暗箱操作,那为何他们自己可以拿到这么多大奖。可是你说每一次都是暗箱操作,每次都被人顶包,至今只拿到一次大奖,这肯定也是不可能的。

那这么说,是不是教育问题导致的呢?很多人说中国人很聪明,为何拿不到诺奖,因为我们的教育从小被标准答案给限制了,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缺乏思考能力。甚至很多人拿中美的孩子来做对比。

很多博主说,美国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提出问题,要敢于说不,但是在中国却是顺从式教育,学生必须无条件遵从老师,必须无条件信任教材。因为中国培养的是考试机器,而不是科学家。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习的物理化学生物都仅限于做题,很多连基础的实验都没接触过。中国学生每年奥数都拿冠军,但是中国却出不了一个数学家。

可是你说中国目前的教育,真的有那么大问题么?我觉得目前中国教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美国、日本的教育就没有问题么?

在中国一样存在教育资源失衡的问题,普通的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极差,很多美国初中生连基础的阅读都有问题。美国公立学校大部分没有作业,完全依靠学生自学,老师又是终身任命,完全没有压力,因此教得好不好都无所谓。日本也一样,因为最近20年开始反内卷,现在很多普通学校的孩子,甚至连时钟的分针、时针都不会看。

中国目前这套教育,或许无法短期内培养出大量的顶级科学家,却可以做到尽量的教育平等,让农村孩子、大山里面的孩子也有机础获得教育,让他们也有机会去考清华北大。在美国如果你要考哈佛、常青藤这些名校,是需要考拉丁文跟希腊语,而这些美国普通公立学校并没有教,必须花钱自己上补习班,或者去好的私立学校。

至少在中国,北京的孩子跟西藏的孩子都是读同一个教材,用同一个标准去参加高考。实际上我们目前中国这套教育,虽然培养不了科学家,但却可以培养出大量的工程师。

过去我们拿不到诺奖有两个核心原因,其一就是诺奖是注重基础科学研究,而不是实际的科学应用。简单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就从来没拿过诺奖,他一生有2000个专利,被誉为电力时代的开创者。可就是这样一个改变世界的人物,却依然得不到诺奖的青睐。因为诺奖认为爱迪生的研究更多依赖实验试错,而非理论突破。

我们非常熟悉的爱因斯坦在1921年因为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而拿到了诺奖。看到这个案例的对比,你就知道诺奖评选更加青睐了什么。过去40年,中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我们更多是拿来主义,基于现有的基础科学进行实际运用的二次创造,比如说用欧美科学家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研发了电动车。

过去40年,我们是在积累原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研究是必须能转化为实际收入的,而基础科学的研究路径非常长,需要尝长时间的投入。说白了一切都是钱!美国、日本的诺奖都是巨额的科研费用支撑起来的。

那你可能会想到一个问题,这几年我们的科学发展似乎非常快,空间站都上了太空,高铁遍布全中国,连光刻机都突破了,不过从实际运用到基础科学,都有了巨大的突破。为何还拿不到诺奖呢?在经费投入上,中国富起来之后,也非常舍得花钱,去年美国砸了1.0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32%。我们中国也砸了5000亿美元,占全球20%。

钱有了,结果似乎也有了,那为何奖还是没来呢?这不得不说到诺奖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一般不是当年拿出技术成功,当年就获奖。大部分科学家拿到诺奖,都是在自己研究成功出来的20年之后。屠呦呦拿奖甚至是40年之后。

也就是说我们最近10年的巨额投入,可能会在20年之后迎来集中的爆发。到那个时候,我们拿诺奖也会跟我们拿奥运金牌一样,拿到手软。

另外还有人提到王淦昌、徐光宪等人拿不到诺奖的问题,说他们是被黑掉了。这里面有历史原因,比如说1979年之前中国科学家跟国际科学界基本是脱轨的。这有点类似当年中国登山队爬上了珠峰,国际上却没人承认一样。另外有的成果在我们看来确实很了解,但是放到同期国际上来对比,就不一定了。诺奖每年只有一个,遗憾错过的科学家也不止中国有而已。

说白了当我们有几十个王淦昌、徐光宪这样科学家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我们拿诺奖拿到手软的时候,我相信这一天一定就再不远的未来。与其去喷我们的教育不好,不如从自己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