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爸爸以后,我越来越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孩子说话的样子,就是他们心里世界的样子。
有时候,女儿们随口的一句话,就能让我心里暖洋洋;
有时候,却也会让我愣住,想不到她们会那样理解世界。
所以,我慢慢学会了留意她们的口头禅。
因为那里面,不光藏着她们的性格和情绪,也藏着她们未来的样子。

会分享的孩子,懂得换位思考,心里也会装着别人。
有一次,小妹在客厅里专心搭积木,我看着她搭得有模有样,刚准备夸她。
没想到她转过身,把小房子推到我面前:“爸爸,你要不要也试试?”
我愣了两秒,差点笑出声。因为我已经准备好要夸她,没想到她反而先邀请我加入。那一瞬间,我心里真的暖得不行。
有些孩子的第一反应是“这是我的,别动我的!”,他们眼里只会有自己,不懂得分享。
试想一下,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谁会愿意跟他合作呢。
我突然想到,如果换成我小时候,我可能只会护着玩具,不会想着邀请别人一起,她比当时的我大方多了。
“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啊!”懂得倾听的孩子,更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自己做选择。
昨天姐妹俩洗澡打了起来,事后我给他们讲大道理,姐姐斜着眼撅着嘴听,小妹平静地听完,都没打断我。
小妹点点头说:“哦,爸爸,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啊,我也觉得不是大事!”
小妹主动给姐姐说了对不起,姐姐也平静许多。
那一瞬间,我有点惊讶。
看得出来,他们没有迎合敷衍我,而是真的在努力理解了。
会倾听的孩子,心里其实很柔软,他们不会急着反驳,而是先站到别人的角度,试着去理解。
能理解别人的孩子,将来也更容易被理解和接纳。

不害怕失败,没做好会更努力,不发脾气不找借口。
我和小妹每晚都会一起在电脑上唱《亲爱的你啊》,小妹每次都得B,她自己说得不到SS就不换歌。
昨晚接连唱了2次都没到B,我以为她会急得哭鼻子,结果她停了一下,小声对自己说:“没关系,我再练练。”
说实话 我当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那一刻,我甚至觉得她比我还坚强。
我本来已经准备好安慰她,结果她比我还快调整过来。
我突然觉得,可能是我该向她学习。
“你觉得呢?”有主见,也愿意虚心接受。
小妹有时候画画画到一半,会跑过来拿给我看:“爸爸,我觉得挺好,你觉得呢?”
她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又愿意听听别人的意见。
我会跟她说一下我的想法,而她会随口说一句:“那我去试一下”。
这不是没主见,也不是强硬,而是一种自信和尊重。
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在学着有商有量。
将来他们进入团队,也更容易被喜欢,甚至很有可能成为领导者。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小妹昨天画画完跑来问我:“爸爸,你觉得呢?”
我想起那句话:孩子说话的方式,就是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也许孩子随口的一句话,就是他们给我们上的一堂小课。
你们家孩子,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是什么?欢迎留言和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