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哄睡娃后刷朋友圈,看到刚生完二胎的闺蜜发状态:“第17次通乳,乳头皲裂到碰都不敢碰,婆婆在外面嘀咕‘连口奶都喂不上,算什么妈’……”字里行间全是委屈。突然鼻子一酸——这场景,我太懂了。

可你们知道吗?我当时为了追奶,每天喝五顿油腻汤,堵奶发烧到39度,硬扛着不敢吃药;娃频繁夜醒找奶,我困到眼睛充血还得爬起来亲喂;后来因为乳腺炎不得不暂时断奶,自责得躲在厕所哭——但所有这些,换不来一句“你已经很努力了”,反而有人挑刺:“早干嘛去了?现在才断奶,娃亏不亏?”
凭什么啊?

更讽刺的是,总有人把“母乳”和“母爱”划等号。好像不喂母乳,妈妈的爱就打了折扣。可哪个妈妈不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奶粉现在的标准多严啊,配方都是研究了几百遍的,真喂养得当,宝宝一样白白胖胖、聪明伶俐。我表姐当年因为过敏体质没法喂母乳,娃喝适度水解奶粉,现在三岁活泼得很,说话比同龄娃还溜。
最让我生气的是道德绑架那一套。“为你好”“孩子可怜”——合着孩子没奶喝就可怜,妈妈被折腾到抑郁就可怜不得?当妈已经够累了,我们不需要“伟大”的勋章,只需要一句“你舒服最重要”。
前几天刷到个视频,妈妈边泵奶边掉眼泪,配文:“我也想喂,但真的撑不住了。”评论区却有人骂:“矫情,我们那会没奶粉不也喂大了?”我就想问,时代进步了,怎么当妈的标准反而倒退了?以前没条件,现在有了选择,怎么反而不包容了?

所以啊,别再用“自私”“不合格”标签我们了。哪个当妈的不想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只是有的妈妈拼尽全力给了母乳,有的妈妈用其他方式给了安全感。
下次再有人念叨“不喂母乳不好”,请你帮我们说句:“她爱孩子的方式,不需要你定义。”
毕竟,能当妈已经够勇敢了,何必再被“完美母乳”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