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广州——以“涌现”为主题的2025小鹏科技日今日在广州小鹏科技园落下帷幕。在这场被视为定义公司未来十年方向的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正式宣布,小鹏汽车的定位升级为“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以此为纲领,小鹏集中发布了其在物理AI领域的四项核心应用成果:第二代视觉语言动作模型、首款全栈自研量产Robotaxi、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以及汇天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勾勒出一幅清晰且即将到来的未来出行图景。

定位升级:锚定“物理AI”,构筑全栈自研技术壁垒
“当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将催生‘物理AI’。”何小鹏在发布会现场分享了他对当前科技浪潮的洞察。他认为,AI浪潮革新了数字世界,而新能源则颠覆了物理世界的汽车工业,两者的交汇点正是小鹏未来发展的核心赛道。

基于近十年的技术积累,小鹏已构建起覆盖芯片、操作系统(大模型)、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的全栈自研物理AI体系。这一体系成为了小鹏在AI汽车、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多元具身智能载体上实现技术落地的坚实底座。从“未来出行探索者”到“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的转变,标志着小鹏的战略重心已从单一的汽车领域,拓展至一个以AI为核心、贯通海陆空的宏大智能生态。

核心引擎:第二代VLA发布,重塑物理模型范式
作为一切物理AI应用的基础,大模型被何小鹏视为“物理AI世界的操作系统”。本次科技日最受瞩目的发布,莫过于小鹏第二代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推出。

与行业传统的“视觉-语言-动作”架构不同,小鹏第二代VLA创新性地去掉了“语言转译”环节,首次实现了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接生成。这一颠覆性变革,不仅提升了信息处理效率,更使得模型能更直接地理解和响应物理世界的规律。小鹏第二代VLA既是动作生成模型,也是理解和推演的物理世界模型,它能够在理解真实世界交互规律的同时,进行自我演进式学习,并可跨域驱动汽车、Robotax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

强大的模型离不开强大的算力与数据支撑。小鹏拥有全球领先的3万卡云端算力集群,运行效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并已在云端实现了720亿超大规模参数基座模型的部署,该模型可实现每五天全链路迭代一次。用于训练第二代VLA的数据量接近1亿个视频片段,相当于人类司机驾驶65,000年才能遇到的极限场景总和。这种海量的、无需人工标注的真实数据训练,使得模型能够推演未来决策场景,并自我生成更真实的长尾场景进行对抗训练,从而大幅提升应对罕见复杂情况的能力。
将如此庞大的模型部署到车端是巨大的工程挑战。小鹏针对自研的图灵AI芯片重新开发了编译器和软件栈,通过“芯片-算子-模型”全链路优化,最终在算力达2250TOPS的Ultra版车型上,成功搭载了数十亿级参数规模的第二代VLA,远超行业普遍千万级的车端模型水平。

落地应用方面,基于第二代VLA的「小路NGP」功能将显著提升复杂小路与混行环境下的智驾表现,其平均接管里程提升了13倍。在测试中,模型甚至涌现出识别交警手势、提前应对红绿灯通行等未经特意训练的新能力。此外,小鹏还行业首发了「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Super LCC+人机共驾功能,车辆可在不依赖导航的情况下全球开启,通过轻转方向盘即可协同完成变道和转向。

何小鹏宣布,2025年12月底将邀请先锋用户体验第二代VLA,2026年第一季度将面向小鹏Ultra车型全量推送。为加速生态共建,小鹏第二代VLA将面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并已确认大众汽车成为其首发客户,小鹏图灵AI芯片也获得了大众的定点。

产品矩阵:三大具身智能体,定义未来出行
在第二代VLA的技术底座之上,小鹏发布了三大具身智能产品,将其物理AI版图落到实处。

1. 小鹏Robotaxi:重新定义无人驾驶出行针对当前Robotaxi行业改装成本高、运营范围小等痛点,小鹏宣布将在2026年推出三款为L4级无人驾驶而生的原厂量产Robotaxi车型,并启动试运营。该车搭载4颗图灵AI芯片,车端算力高达3000TOPS,位居全球最高水准。它不依赖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依托纯视觉方案和第二代VLA的能力,可实现更高的通用性和全球快速部署效率。
为确保安全,车辆预埋了双冗余硬件架构,两套系统可互为备份。在VLM大模型赋能下,小鹏Robotaxi还构建了全新的车外交互体系,例如行业首发的遮阳板车外显示功能,让车辆具备与行人“沟通表达”的能力,增强交互信任感。
同时,小鹏提出了“私享”与“共享”并行的无人驾驶发展构想。2026年将同步推出全新智驾版本「Robo」,它与Robotaxi同源,拥有相同的硬件配置和安全冗余,配备两套智驾模式,同时满足个人用户与商用需求。生态合作方面,高德成为小鹏Robotaxi的首个全球生态合作伙伴,未来将共同面向全球提供服务。

2.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极致拟人的智能体小鹏机器人团队此次带来了全新一代IRON。其设计理念“由内而生”,拥有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全身自由度高达82个,动作自然流畅,可完成“猫步行走”等高难度拟人动作。其灵巧手采用行业最小的谐波关节,实现了1:1人手尺寸和22个自由度,并行业首发了全固态电池,实现了极致轻量化与安全。

在智能层面,全新一代IRON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并首发小鹏第一代物理世界大模型,通过「VLT + VLA + VLM」的高阶大小脑能力组合,实现了“对话、行走、交互”三大高阶智能。其中,VLT大模型是专为机器人研发的自主行动核心引擎,可让其实现深度思考与自主决策。
何小鹏表示,小鹏目标在2026年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的规模量产。商业化方面,全新一代IRON将优先进入导览、导购、导巡等商业场景。宝钢已成为其生态合作伙伴,双方将在巡检等复杂工业领域探索应用。小鹏同时宣布将开放IRON的SDK,与全球开发者共建应用生态。
汇天飞行汽车:开启低空出行时代在低空出行领域,小鹏汇天明确了“陆地航母”和「A868」两套飞行体系并行的策略。全新发布的「A868」采用全倾转构型,基于鲲鹏超级增程架构,搭载自研航空级混电内核,预计航程达500公里,最高航速360公里/小时,采用6人座舱设计,目前已进入飞行验证关键阶段。
而“陆地航母”则已进入量产前夜,全球订单累计突破7000台。它创新性地采用智能飞行座舱和全球首创“四轴合一”单杆操纵,降低了驾驶门槛,并采用全域安全冗余设计,确保飞行安全。

何小鹏在现场透露,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于11月3日试产并顺利下线首台飞行器,规划年产能可达10,000辆,将加速2026年陆地航母的大规模量产。为拓展应用场景,汇天将携手敦煌市政府,于2026年推出西北首条低空自驾旅游线路。
随着新总部的启用和超万名跨领域人才的汇聚,小鹏汽车正以其全面的技术布局和清晰的量产规划,宣告一个属于“物理AI”的新纪元已然开启。正如本次科技日的主题“涌现”所预示的,微光已现,直达繁星的未来正从此刻开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