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马佳·图海
出身正黄旗的图海是清朝少数以文官身份转任武将而成就卓著的人物,康熙十三年(1674年),陕西王辅臣响应吴三桂叛乱,图海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军征讨,他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在平凉一战大败王辅臣,使其投降,稳定了西北局势,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病逝。
第二位:爱新觉罗·鄂扎
豫亲王多铎之孙,承袭多罗信郡王爵位。康熙十四年(1675年)出任抚远大将军,平定察哈尔叛乱,鄂扎出身显赫的军事世家,其祖父多铎是清初著名的军事统帅,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去世。
第三位:爱新觉罗·福全
福全是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同父异母的哥哥,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军征讨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因击败厄鲁特军有功,但因未能全歼噶尔丹及擅自撤军等过受到处罚,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病逝。
第四位:董鄂·费扬古
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子,董鄂妃之弟,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费扬古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在昭莫多之战中大败噶尔丹,基本上摧毁了准噶尔汗国的核心力量,后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病逝。
第五位:爱新觉罗·胤禵
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康熙任命30岁的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坐镇青海,统帅西北各路清军,康熙去世后,雍正即位,立即解除了胤禵的兵权,将其软禁,直到乾隆即位才获释,封奉恩辅国公。
第六位:爱新觉罗·延信
肃武亲王豪格之孙,雍正帝的堂兄弟。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延信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接替胤禵指挥西北清军。他率军平定西藏,驱逐准噶尔势力,抚慰六世达赖喇嘛,为清王朝稳定西南边疆作出重要贡献,雍正即位后,延信因与胤禵交往过密而遭猜忌,最终被革职囚禁,雍正六年(1728年)死于禁所。
第七位:年羹尧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其妹为雍正帝敦肃皇妃,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侵扰西藏,年羹尧被任命为四川总督,后授抚远大将军,驻守西北,雍正即位后,年羹尧继续担任抚远大将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立下赫赫战功,他居功自傲,结党营私,最终被雍正帝削官夺爵,赐自尽。
第八位:马佳·马尔赛
蒙古正黄旗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随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征噶尔丹,立有战功。雍正九年(1731年),清军在与准噶尔的战争中失利,马尔赛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军防御,马尔赛作战不利,贻误战机,被雍正夺爵处斩。
第九位:爱新觉罗·崇安
康亲王杰书之孙,袭封康亲王。雍正十年(1732年),清军在与准噶尔的战争中失利,崇安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清军防御西北,崇安任期仅十个月便暴毙,其去世后,清朝再无设立抚远大将军,该职位随之废除。

从康熙十三年(1674年)到雍正十年(1732年),抚远大将军这一称号在清朝历史上存在了58年,九位抚远大将军中,有宗室亲王,有满洲贵族,有蒙古将领,甚至有汉军旗人;有人功成名就,有人身败名裂,有人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