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吗?至少有三条!

读过小说《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曹操在小说当中被成功的塑造成一个权臣、奸臣、汉贼的形象,于是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曹操真的是一

读过小说《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曹操在小说当中被成功的塑造成一个权臣、奸臣、汉贼的形象,于是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曹操真的是一无是处。

但是反过来看,当咱们都觉得曹操是个大坏蛋的时候,就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这个被大家视为一无是处的人,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吗?

还别说,尽管小说给曹操扣上了不少不好的帽子,但还是在小说当中,咱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所有的故事当中,至少有三条,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

其一,够圆滑,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

别的且不说,单说“孟德献刀”这个故事,就足以支撑这个观点。

大家都知道,“孟德献刀”这个故事的背景,是董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曹操却甘愿出现在董卓面前,轻松获取了董卓的信任。

如果说曹操不够圆滑,相信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但是,尽管在董卓身边,曹操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当王允不知如何除掉董卓的时候,是曹操主动站出来,在大是大非面前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

就凭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吗?

其二,会弄权,却也懂得权衡手下所有人的利益。

在小说当中,曹操最大的诟病恐怕就是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而且在他的掌控之下,虽然没有人敢称王称霸,但汉献帝却如履薄冰。

只是,曹操在汉献帝面前会弄权,却在面对自己所有手下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权衡他们之间的利益。

比如保皇派,汉献帝虽然失势,大权都在曹操手中,但面对依然存在的保皇派,曹操并没有直接抛弃,而是竭尽所能的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于是,虽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那些真正忠于汉献帝的人,却也都认同曹操的做法。

比如曹氏家族和非曹氏家族之间的利益权衡,最著名的当属曹操在铜雀台落成之后的那场大比武,眼看着曹氏家族的武将和非曹氏家族的武将就要大打出手的时候,是曹操一锤定音,及时缓解了平衡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这就足以证明曹操的权衡之术,值得我们学习。

其三,善纳谏,但最后拿主意的只能是自己。

曹操能从一个卑微的武将,一路成长为不可一世的魏王,甚至为自己的儿子铺平了登基称帝的道路,善于纳谏,绝对是曹操成功的秘诀之一。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就算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人而已。

反观曹操,身边谋士如云,其中也不乏堪比诸葛亮的人才,但是,不管这些谋士们给曹操出什么主意,曹操表面上是全盘接受,但实际上最后拍板的却只能是自己。

类似的故事,在小说当中有不少,虫子天下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我们都该学习曹操这种做事的行为方式。

当然了,在小说当中,曹操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你还知道哪些呢?咱们一起讨论一下!

你们觉得,虫子天下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情况呢?请留下你的观点和想法!

下期预告:三国演义里,庞统和诸葛亮到底谁更厉害?有个细节就是答案!

欢迎关注虫子天下,持续更新更多关于文学故事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