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了抗日,她先后将7名儿女送上战场,自己也壮烈牺牲

东江纵队英雄群像中有一位英雄母亲被尊称为“东江游击队之母”她叫李淑桓原名李壶娴广东鹤山人她自幼熟读诗书 性格坚毅1913

东江纵队英雄群像中

有一位英雄母亲

被尊称为“东江游击队之母”

她叫李淑桓

原名李壶娴

广东鹤山人

她自幼熟读诗书 性格坚毅

1913年结婚后

在广州开设“时修”女私塾

1930年

举家迁居香港

李淑桓继续办学

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

东北沦陷的噩耗传来

李淑桓悲愤交加

挥笔写下《哀国难》一文

她的课堂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

而是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她的影响下

学生们纷纷加入抗日宣传的行列

▲李淑桓后人费尽周折拼凑而成、至今仍缺席两人的“全家福”

1937年7月7日

日军悍然制造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爆发

李淑桓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信念

开启了送子参军的传奇经历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内

有一幅大型墙画

《李淑桓送子参军》

1938年1月

李淑桓把20岁的大儿子送到延安

参加八路军

之后又将其他几个孩子

送往部队参加抗日

1939年5月

李淑桓跟随慰问团

回东江探望在部队的孩子

在慰问大会上

李淑桓坚定地说:

“抗日人人有责,

我大儿子去了延安参加八路军,

三儿子在香港做抗日救亡工作,

其余的都在这里,

最小的儿子9岁,

等他长大些也送来参军。”

1941年4月

李淑桓带着儿子郭显隆

投奔东莞大岭山抗日根据地

加入曾生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李淑桓在大塘村小学教书

以教师身份作为掩护

负责收集情报、联络等工作

这一年9月

国民党顽军纠集千余人突袭大岭山

正在教书的李淑桓来不及转移

不幸被捕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

李淑桓坚贞不屈

不肯说出游击队的行踪

她还表示

“你们要杀就杀,

我死了,

还有我的儿子,

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国抗日志士,

你们杀不绝,

他们一定会替我报仇!”

短短几句话

充分表达了一个伟大母亲炽热的爱国情怀

面对李淑桓的宁死不屈

国民党顽军恼羞成怒

将她带至大岭山金桔岭残忍杀害

李淑桓英勇就义

时年47岁

消息传回革命根据地

广大群众挥泪相告

悲痛万分

她的幼子郭显隆跟随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

成为一名小交通员

▲李淑桓、郭显乐、郭显和的革命烈士证书原件

干革命就会有牺牲

李淑桓舍小家顾大家

将子女全部送到抗日前线

用生命践行了革命者的誓言

她那坚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文章来源:“CCTV国家记忆”公众号,综合:江门日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众号、“大湾区之声”公众号、澎湃新闻】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