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的爆料逐渐增多,这款预计在2026年亮相的产品正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富邦研究院的最新预测,折叠iPhone起售价或将定在2399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0元),直接与当前顶配iPhone 17 Pro Max的2TB版本持平。

苹果折叠屏设备的神秘面纱正在被慢慢揭开。据悉,这款设备很可能被命名为iPhone Fold,将与iPhone 18 Pro系列同台发布。其内屏尺寸为7.58英寸,外屏为5.38英寸,展开状态下机身厚度仅4.5mm,折叠后为9mm,堪称极致轻薄。

技术突破是这款设备的最大亮点。多方消息表明,iPhone Fold将采用全新材料,使屏幕折痕几乎不可见。三星将成为OLED面板供应商,康宁则提供UTG玻璃解决方案。更令人惊叹的是,内屏不仅无折痕,甚至没有任何开孔,前置摄像头完全隐藏在屏幕下方,配备2400万像素传感器。

身份验证方式也有重大变革。iPhone Fold将取消FaceID模组,转而采用集成在电源键上的指纹识别技术。这将是自2017年iPhone X引入FaceID以来,苹果在生物识别技术上的首次倒退。
铰链设计上,iPhone Fold预计采用液态金属材料,机身则使用钛合金与不锈钢组合。这样的材质选择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又控制了整体重量。

核心性能方面,iPhone Fold将搭载基于2nm工艺的A20 Pro处理器。与3nm工艺相比,2nm芯片制造成本预计增加50%,这直接推高了整机价格。若消费者选择2TB存储版本,售价很可能突破20000元大关。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苹果此举意在完善产品价格体系。iPhone Fold的推出将填补iPhone 18 Pro Max之上的价格空白,建立新的高端产品线。预计2026年,折叠iPhone出货量约为540万台,累计出货量达1540万台。

与即将上市的折叠iPhone相比,当前热销的iPhone 17 Pro Max显得格外“亲民”。后者虽然首次提供2TB存储,并将价格上限提升至17999元,但在未来折叠屏产品面前,反而呈现出不错的性价比。
纵观折叠屏市场,苹果虽姗姗来迟,但带来的技术创新令人期待。无折痕设计、隐藏式前摄、2nm芯片等特性,都显示出苹果想要重新定义折叠屏设备的野心。

不过,高昂的定价也引发疑问: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这些创新支付溢价?在安卓折叠屏设备价格逐渐下探的背景下,苹果的高端策略能否奏效,还有待市场检验。
折叠iPhone的到来,必将搅动高端手机市场格局。面对这款可能售价17000元起的设备,你会考虑入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