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上人山人海,一条巨幅美国宪法序言“我们人民”在人群中传递,每个人都在上面签名,仿佛在重温建国先辈们的抗争精神。
“我的曾祖父曾为捍卫宪法参加二战,今天我站在这里为了同一个理由。”67岁的退役陆军中校罗伯特·詹姆斯说,他胸前别着三枚勋章,手中的宪法小册子已被翻得卷边。10月18日,全美50个州同时爆发“不要国王”抗议活动,超过2500场示威将街头变成表达民主诉求的舞台。

“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不要国王’抗议现场,民众高举标语表达诉求”
01 多重危机下的民意爆发
环境保护署职员迈克尔·约翰逊已经在联邦政府服务22年。“这是我经历的第三次政府停摆,但这次完全不同。”他手里拿着的欠薪通知单上写着:“由于政府停摆,您的工资暂停发放”。
这场停摆进入第19天,约80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工作或强制休假。僵局的核心是两党在《平价医疗法案》修正案上的对决——总统通过行政命令暂停拨付相关资金,直接导致政府部门资金链断裂。
在达拉斯,传统保守派的农场主威尔逊首次参加抗议:“我祖父是共和党创始人之一,但现在的总统正在摧毁我们珍视的制衡原则。”

“纽约时代广场‘不要国王’抗议现场,民众聚集表达对总统权力扩张的反对”
02 宪政危机的具体体现
“这不是抽象的政治辩论,而是具体的宪政危机。”哈佛大学宪法学教授劳伦斯指出,“总统最近签署的13769号行政命令,在未经国会授权的情况下重新分配已拨付的医疗资金,这明显逾越了行政权限。”
该命令直接导致16个州的基层医疗中心关闭,引发系列诉讼。更引发争议的是,总统在多个民主党主政城市部署国民警卫队时,援引的是《叛乱法案》中的模糊条款——该权力上次使用是在1992年洛杉矶骚乱期间。
在波士顿,前海军陆战队员詹姆斯与他的战友们整齐列队。“我们在伊拉克、阿富汗战场服役时,捍卫的是宪法体现的民主原则,不是某个人。”他们高声朗读宪法第三条:“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03 经济与国际影响深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2.3%下调至1.7%,明确指出“政治风险溢价正在侵蚀美国经济基本面”。报告特别提到,总统通过行政命令调整关税政策的行为,已导致全球供应链重组加速。
瑞银集团证实,其客户在过去一周内将50亿美元资金转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国债,占其美国国债持仓的18%。“资金正在寻找新的避风港。”该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表示。
在首尔,中小企业家协会组织2000人示威。“总统的单边关税政策让我们的出口订单减少40%。”化妆品出口商李美善举着“停止贸易冒险”的标语说。

04 政治极化的制度困境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办公室流出的内部备忘录显示,共和党内部对当前危机存在严重分歧。12名共和党参议员私下表示担忧,但迫于党团压力未公开表态。
“极化不仅是政治词汇,它已经成为制度性困境。”布鲁金斯学会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过去半年间,总统共签署42项行政命令,其中38项面临法律挑战,这个数字是往届同期的三倍。”
在最高法院审理的相关案件中,大法官们首次出现严重意见分歧,打破了传统上司法超越党派的形象。

退役中校詹姆斯望着国会大厦说:“我们宣誓捍卫的是宪法,不是某个人。”他服役期间的勋章在阳光下闪耀。
政府停摆进入第19天,约80万联邦雇员面临生计危机,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八成人员被迫休假。
总统发布AI视频,头戴王冠向示威者“投放泥浆”,而数百万人高举“我们人民”的横幅走过宾夕法顿大道。
当民主成为街头呐喊,当宪法变作游行标语,美国的政治制度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场危机将把美国带向何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此文由本人精心构思,Ai辅助创作)
#美国民主现状# #不要国王运动# #特朗普执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