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之前发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全闪 NAS 到底有没有价值和意义。当时讨论非常激烈,不过大部分人表示,在性价比不错的情况下,还是很乐意买全闪 NAS 。毕竟这玩意儿有它独特的优势——小巧、静音,还有高速率。
前不久粉丝群看到有粉丝买了铁威马的F4 SSD,机身非常小巧,感觉非常适合放在桌面用来作为图片或者视频服务器,于是便下手搞了一台。
铁威马 F4 SSD 用的是竖置机身设计,三围尺寸是 138 x 60 x 140mm 。因为是竖置的,体态就跟 “瘦子” 似的,正面看起来和其他常规NAS相比就非常 “苗条”了。单独拍设备本身可能不太能看出来,和手机一对比,就很直观了。
侧面的尺寸其实不算大,而且高度也不高,整体大小差不多就比成年人展开的手掌大那么一点儿。这体积放在桌面、书架,甚至弱电箱里都挺合适,毕竟带天线的路由器占的地儿都比它多。
不过熊猫在这儿得说一句,铁威马大部分产品线都以黑色为主。像这种主打小巧颜值的产品线,能不能出个白色款呢?我觉得那应该挺不错的。
外观熊猫蛮喜欢的,将全闪NAS的小巧发挥到了极致。散热方面,F4 SSD 采用的是上下对流式主动散热方案,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带动空气流动。底部装了两个 50 x 50 x 10 毫米的静音风扇,空气从硬盘位自下而上流动,以此来散热。
因为是用作图片和视频的服务器,存储这块熊猫放了一张2T的M.2 Nvme 固态硬盘,工作时噪音控制在10-15dB左右,除非耳朵贴在机身上,不然日常生活场景中是完全感知不到噪声影响。
在存储方面,F4 SSD 最多能支持 4 个 M.2 Nvme 2280 硬盘。不过,这四个插槽规格不太一样,上面两个是 Pcle 3.0x2,下面两个是 Pcle 3.0x1 ,插槽位置都有标注。四个盘位加起来,最大能有 32TB 的存储空间。
网络接口这块,F4 SSD 是单 5GbE 网口。和双 2.5GbE 网口比起来,单网口不用搞聚合,少了些麻烦事儿。至于为啥不上万兆,一方面是硬件 PCIe 通道受限,另一方面,F4 SSD 主要应用场景还是家庭和中小型工作时,5GbE 网口也完全够用了。
在铁威马自带的磁盘性能测试里,磁盘吞吐量达到了 1588MB/s,基本已经摸到 Pcle 3.0x2 的带宽上限了,这说明性能方面已经把这台 NAS 的极限能力给发挥出来咯。当然,这只是单盘的性能,要是你追求极致速度,那多盘位组 RAID 之后的表现估计还能更厉害。
虽说不是第一次用铁威马的系统,但每次用它这个PC客户端我都觉得真的赏心悦目。在PC客户端里面,铁威马的客户端是我用过UI设计与操作逻辑最舒服的应用,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感受,不过如果没用过真的推荐你们试试。
到手后,熊猫一直把它放在桌面用,主要是存一些素材照片或者视频。说到照片素材,铁威马的 Photos 应用在这一点做的非常不错,在分类这块,对素材整理特别实用。自带的过滤器,能按照修改时间、相机、镜头、光圈、焦距、ISO,甚至曝光时间来筛选照片,这对专业媒体工作者来说非常有用。
面对家用场景下,铁威马的相册也有 AI 识别功能。通过 AI ,它能自动识别照片里的人物和场景,然后把人物或特定场景的照片归到一起。这样一来,后面想翻看特定人物或者特定场景的图片,就方便快捷多了。
最后,铁威马的 F4 SSD 其实挺适合家用或者中小型办公场景的。就体积来说,它算是我接触过的成品全闪 NAS 里最小的那一批。
垂直型的外观设计显得非常“纤瘦”,所以特别容易融入家庭或者工作场景,加上全闪固态,日常使用完全没噪音困扰;性能方面,TOS6.0搭配固态硬盘的速度,流畅性那是没得说;应用层面,TOS6提供了非常多一键式解决方案,再加上电脑和手机端的应用设计都挺不错,就算是新手也能轻松上手。作为一款入门级的全闪 NAS ,铁威马F4 SSD综合下来性价比还是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