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63年,郑武公开会问大臣现在出兵能讨伐哪些国家,大臣关其思说道:“可以打胡国”,郑武公大怒将其杀死,并宣布:“谁再提打胡国,我就杀谁。”结果没多久,郑武公就偷偷出兵,灭了胡国。郑国的崛起很有智慧,得从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说起。郑桓公见周幽王宠幸褒姒,朝政一天不如一天很是苦恼,他担心将来周王朝被倾覆后,自己会受到连累,于是,郑桓公请示了一下太史伯后,决定将自己的封地子民还有家人默默地迁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太史伯建议他去洛河以东、黄河以南,因为那个地方周围的小国都比较短见,给点好处就能被牵着走,容易拉拢,而其他地方已经不适合他生存了,尤其是冉冉升起的新星楚国,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生长,郑国一旦离他近些,凶多吉少。
郑桓公听劝,就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向周幽王申请东迁。新址周围的虢郐两国小君主一看周幽王的宠臣过来了,得好好巴结啊,每家都献出了几个土地,给了郑桓公立国的基础。后来周幽王果然玩砸了,犬戎攻陷镐京时,周幽王和郑桓公都被害死。郑国不可一日无主,郑武公此时就闪亮登场。郑国有雄心大志,从东迁开始就跃跃欲试地想雄霸一方,郑武公自然要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把郑国做大做强。他联合秦晋卫三国击败了犬戎,并护送了周幽王之子周平王东迁,奠定了他在周王室的地位。周王朝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郑武公不过是通过这种方式迷惑一下周平王,借着天子左膀右臂的头衔方便行事罢了。郑国不知不觉地就将周围的小国一步步吞并,然而利用东迁捎带脚将自己的邻居给吞并了,一个是虢国,一个就是郐国,就是当初献城池讨好郑国的两个可怜国。如此一来,郑国的宏大版图已经初具雏形。但是,让郑武公烦恼的是,有个小国始终拿不下,那就是胡国。别看他不大,但国君防备森严,尤其是对虎视眈眈的郑国严防死守,就是不肯松懈。郑武公试过了很多方法,都打不开他的城门,只好另辟蹊径,和胡国联姻。郑武公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想要让女儿用快乐迷惑君王,让胡国国君走上周幽王的老路,然后他趁其不备,吞并胡国,不料,女儿虽然嫁过去了,胡国也对郑国客客气气尊一声老丈人,可防守却寸步不让,任你说破天,也不减兵。一日,郑武公愁眉苦脸地开起大会,在会上假惺惺地问大家:“唉,我最近想出兵,你们说打谁好呢?”大臣关其思知道郑武公的心思,便站出来说道:“胡国可以打。”谁知,郑武公勃然大怒,名人将关其思就地杀了,然后对群臣训斥道:“那是兄弟之国,我的女儿女婿在哪里,我如何能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事,提出灭胡国的,一定是居心不良。”群臣噤若寒蝉,郑武公见大家不作声,又恨恨地说道:“谁在提出打胡国,犹如此人下场。”从此,朝中再无人敢提打胡国的事。胡国国君听说郑武公如此仁义,不仅很感动,还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愧疚。为了表达歉意,防守渐渐松懈,不再对郑国有所防备。
于是,有一天郑武公突然号召大家出兵讨伐胡国,一些大臣还觉得莫名其妙:你不是刚杀了关其思吗?他尸体还没凉透,你就出尔反尔了?老关白死了?也不白死,这一招苦肉计行之有效。胡国国君这一不防备,郑武公吞并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