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3.1 秒破百的加速数据刷屏车圈,当 "百万配置卖五十万" 的口号引发热议,我抱着对国产豪华的复杂期待坐进了 ZEEKR 9X(图片|配置|询价) 2025 款 Hyper 版 70kWh 的座舱。一边是同级无对手的性能参数,一边是车友圈里关于 "设计取舍" 的激烈吐槽,这款旗舰 SUV,究竟是精准击中需求的破局者,还是堆砌配置的 "偏科生"?两天 150 公里的试驾,从城市早高峰到郊外山路,我找到了答案。
一、定位博弈:50 万级市场的 "激进派" 宣言
在豪华 SUV 市场,50-60 万始终是传统合资品牌的 "自留地"—— 宝马 X5 靠品牌积淀站稳脚跟,特斯拉 Model X 凭纯电标签圈粉精英。ZEEKR 9X(逛导购) Hyper 版的入场方式堪称激进:直接将性能拉到 3.1 秒破百,把双 Thor 芯片、5 颗激光雷达这些百万级配置塞进标配清单,用 "降维打击" 的姿态撕开市场缺口。
这种策略的市场反馈相当直接,极氪 9X 家族预售初期便斩获超 21000 台订单,印证了理性消费者对 "配置诚意" 的认可。但 Hyper 版的定价选择又暗藏巧思:比曜黑版低 4 万,比 Ultra 版 70kWh 车型高 5.9 万,刚好卡在 "性能进阶" 与 "豪华体验" 的黄金分割点,既避开与传统豪华品牌的直接价格战,又给追求全能的用户提供了明确选项。
二、外观:气场拉满,细节见真章

初见实车,5239mm 的车长搭配 2019mm 的车宽,立刻撑起了大型 SUV 的磅礴气场,停在写字楼楼下时,与旁边的奔驰 GLE 并排而立也毫不逊色。最吸睛的仍是那套超 1200mm 宽的一体式镀铬格栅,阳光下的反光质感细腻,没有廉价的 "亮闪闪",反倒有种 "不怒自威" 的沉稳。

22 英寸镜面锻造轮毂确实对得起 "30 小时手工打磨" 的说法,反光效果堪比化妆镜,与侧面的高亮 C 环形成巧妙呼应,这也是路人询问最多的设计点。但细节处仍有可提升之处:有车友吐槽的 "纯黑外观配大饼轮" 问题确实存在,若能提供更多轮毂样式选择,或许能满足更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车尾的环幕星钻贯穿尾灯堪称夜间识别神器,四万多个激光雕刻的钻石切割面亮起时,真的像把星河铺在了车尾。天地门设计则展现了实用主义的一面:上段升起的 228mm 移动屏风在商场停车时能很好保护隐私,下段尾门放平后承重超 300 公斤,周末带娃露营时秒变临时游戏台,这个设计我愿给满分。
三、内饰:豪华够格,逻辑待解

拉开宽度超 1000mm 的后门(开合角度接近 90° 确实方便上下车),座舱的豪华感扑面而来。14 处虬结白栓木饰板摸上去温润细腻,据说每片都经过 20 小时手工打磨;中岛的水晶旋钮转动时,146 道光影折射在浅色内饰上,仪式感拉满。4.2㎡的麂皮绒顶棚采用爱马仕鞍具绷皮技术,确实找不到一丝褶皱,用料诚意毋庸置疑。

但坐久了就会发现车友圈的吐槽并非空穴来风。二排座椅的控制按键分散在门板、座椅下部和扶手上,想切换到零重力模式需要在三个区域操作,连销售演示时都卡了一下壳;那个号称 "灵活" 的飞翼屏尺寸确实偏小,移动时还要小心磕碰,与其追求 "可滑移" 的噱头,不如换成更大尺寸的固定屏来得实用。


不过也有惊喜之处:月影蓝内饰配色很显质感,既没有深色的压抑,又比纯白耐脏;1680 万色的氛围灯采用三层柔光蚀刻工艺,晚上开高速时调至暖黄色,疲惫感都减轻了不少。最贴心的是全车 4.2 平米的透光面积,第三排的独立天幕让 10 岁的儿子全程没有抱怨 "憋得慌",这一点比很多主打 "大空间" 的竞品做得更到位。
四、智能与性能:一半狂热,一半克制

Hyper 版的核心魅力,终究藏在 "浩瀚超级电混" 系统里。踩下电门的瞬间,1030kW 综合功率带来的推背感几乎让人眩晕,3.1 秒破百的加速力比特斯拉 Model X 的 3.9 秒还要狂暴,在高速上超车时,深踩电门的瞬间就能完成超越,信心十足。但让人意外的是,这种性能并不 "暴躁"—— 低速跟车时动力输出线性可控,完全没有窜动感,不会让乘客感到不适。
70kWh 电池的表现比数据更实在。官方给出的 355 公里 CLTC 纯电续航,我在城市通勤场景下实际开出了 320 公里,上下班往返 50 公里的话,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更惊喜的是补能速度:9 分钟从 20% 充到 80% 的 6C 超快充,午休时在公司附近的极氪充电站补能,喝杯咖啡的功夫就满电复活,配合全国 198 城的 1731 个自建充电站,长途出行的续航焦虑基本消失。

辅助驾驶系统是另一个加分项。双 Thor 芯片带来的 1400TOPS 算力不是虚标,高速领航时跟车加速、减速都很柔和,打转向灯后 2 秒内就能完成变道,还会自动规避邻车道的大货车。48V 主动稳定杆的作用在山路体现得淋漓尽致,过弯时车身侧倾被抑制得很好,完全不像在开一台超 5.2 米的大车,这一点甚至比宝马 X5 的表现更让人惊喜。
五、争议与平衡:它离 "理想之选" 还差半步
试驾途中,我刻意验证了车友圈的几大槽点。副驾关门确实不够方便,没有电动门加持,身高 1.65 米的同行伙伴需要探身才能碰到门把手;第三排确实没有 220V 插座,对于露营爱好者来说略显遗憾;所谓的 "大床模式" 也确实鸡肋 —— 二排座椅旋转后与放倒的三排之间有明显落差,除非后期加装专用床垫,否则根本没法躺。
但平心而论,这些问题更像是 "需求匹配" 的矛盾而非产品硬伤。如果你是追求商务接待的用户,二排的 Soft NAPPA 真皮座椅、Naim 音响和 9 升智能冰箱已经足够撑场面;如果你是家庭用户,超宽的后排通道、可调节的第三排座椅和超大后备箱,比 "大床模式" 实用得多。正如那位退单的车友所说:"什么都想要就会什么都做不好",极氪 9X 的取舍或许不够周全,但足够明确。
六、50 万级的 "清醒选择"
两天试驾结束,我终于明白 ZEEKR 9X(用车口碑) Hyper 版的核心魅力 —— 它没有试图讨好所有人,而是精准抓住了 "理性高端用户" 的核心需求:用 3.1 秒破百的性能满足驾驶乐趣,用 70kWh 电池解决日常通勤焦虑,用双腔空悬和高阶智辅助驾驶功能保障舒适与安全,再用扎实的用料撑起豪华质感。
它存在改进空间:按键逻辑需要适应,部分设计略显冗余,没有真正做到 "人车合一" 的流畅体验。但在 55.99 万的价位上,能把性能、豪华、智能、续航这几项核心指标做到如此均衡的,目前市场上几乎找不到第二个选项。
如果你是颜狗,会为它的外观设计买单;如果你是技术控,会被它的性能参数吸引;如果你是务实派,会认可它的空间与续航。但如果你希望获得更全面均衡的用车体验,或许可以期待后续的 OTA 升级带来更多优化。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ZEEKR 9X Hyper 版已经给出了 50 万级 SUV 的优解之一 —— 它或许不懂所有用户,但真的懂那些懂车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