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备考公务员的朋友,一拿到行测和申论真题就懵:行测题又多又杂,申论光看材料就头大,到底该咋复习?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先讲清楚行测和申论的核心考察重点,再给上接地气的备考方法,让你复习不跑偏。
先说说行测,它可不是 “考知识储备”,核心是考察 “快速解题能力”——120 分钟要做 130-135 道题,平均每题不到 1 分钟,根本没时间慢慢想。行测五大模块的考察重点各不一样:言语理解考 “快速读题 + 抓重点”,比如给一段文字,要立马找出主旨句,或者选最恰当的词语填空,别纠结细枝末节;判断推理考 “逻辑思维”,图形推理看规律(比如对称、笔画),定义判断抓关键词,类比推理找关系(比如并列、因果),逻辑判断别被绕晕(比如 “如果… 就…” 的推导);数量关系考 “取舍”,题不难但费时间,比如行程问题、利润问题,会的就快速算,不会的别死磕,直接蒙;资料分析考 “找数据 + 算得快”,给一堆图表文字,要迅速找到关键数据,再用估算技巧(比如截位法)算答案,别精算浪费时间;常识判断考 “积累”,政治、法律、科技、历史都考,范围广,短期难提分,别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
行测备考方法就抓三点:练速度、学技巧、懂取舍。首先得 “练速度”,每天定时做一套真题,强迫自己在 120 分钟内做完,别超时,慢慢就能适应节奏;其次要 “学技巧”,比如言语理解用 “关键词法” 找主旨,资料分析用 “估算技巧” 算答案,这些技巧网上有很多免费课,学了能少走弯路;最后必须 “懂取舍”,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别硬抠,数量题挑 3-5 道简单的做,其他蒙同一个选项,常识题会就会,不会就凭感觉选,把时间留给言语、判断、资料这三大模块,它们占分多,提分快。
再看申论,它考的不是 “文采”,而是 “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几大段材料(通常 6000-8000 字),让你概括要点、分析问题、提对策、写文章,核心是 “从材料里找答案”,不是自己瞎编。申论的考察重点分题型说:归纳概括题考 “提炼要点”,比如让你概括 “某村发展中的问题”,要从材料里把问题一条一条找出来,分点写清楚,别漏也别多写;综合分析题考 “逻辑分析”,比如让你分析 “某句话的含义”,得先解释意思,再结合材料分析原因、影响,最后总结,条理要清晰;提出对策题考 “解决问题”,对策必须从材料里来,或者根据材料里的问题推导,比如材料说 “缺资金”,对策就写 “申请政府补贴、引入社会资本”,别写虚的;应用文写作考 “格式 + 内容”,比如写倡议书、宣传稿,要记住格式(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内容还是从材料里提炼;文章论述题考 “立意 + 结构”,主题要紧扣材料,比如材料讲 “乡村振兴”,文章就围绕这个写,结构用 “总 - 分 - 总”,开头点题,中间分论点(从材料里找),结尾升华,不用写得太华丽,通顺有条理就行。
申论备考方法关键在 “扣材料、练书写、积素材”。第一,“扣材料” 是核心,做真题时别先看问题,先把材料通读一遍,圈出关键信息(比如问题、原因、对策、数据),然后再看问题,从材料里找答案,尤其是归纳概括和对策题,90% 的答案都在材料里;第二,“练书写”,申论都是手写答题,字写得乱会扣分,每天花 20 分钟练楷书,不用写多好看,只要工整清晰就行;第三,“积素材”,针对文章论述题,平时多看 “人民日报评论”“半月谈”,记一些万能素材,比如乡村振兴的案例、科技创新的例子,写文章时能用上,但别生搬硬套,要结合材料主题。另外,申论真题不用做太多,把近 5 年的国考、省考真题吃透就行,每道题反复改,比如归纳概括题,第一次写可能漏要点,改的时候对照参考答案,看看自己少了啥,下次就知道怎么找了。
最后总结下:行测靠 “技巧 + 速度 + 取舍”,把三大模块抓牢;申论靠 “扣材料 + 练书写”,别脱离材料瞎发挥。备考时别贪多,每天保证 3-4 小时高效学习,比熬夜刷题管用。记住,公务员笔试不是考 “谁聪明”,而是考 “谁复习得更有方法”,找对方向,坚持下去,肯定能有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