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九的重阳节要到了!这节可不简单,
2006 年就评上了国家级非遗,2013 年更是被《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定为法定 “老年节”,既是敬老的日子,藏着 “久久长寿” 的祝福,骨子里还有古人 “驱邪避灾” 的老智慧。
今天咱不聊虚的,就说 5 个得记牢的禁忌,既有老祖宗的讲究,又有现代的实在道理。

第一个忌 “独自登高硬逞强”。
别以为登高是年轻人的事,这习俗打东汉就有了,
《续齐谐记》里桓景就是跟着全家登高才躲过灾祸,可见老传统讲究 “结伴避灾”。
现在湖州政府的医学专家早提醒了,有心脏病、关节炎的老人千万别瞎折腾,就算身体硬朗,也得选平缓路线,别跟年轻人比速度,连续爬不超 1 小时,急救药还得揣兜里。
去年就有老人独自登高摔了腿,过节变遭罪,实在不值当。

第二个忌 “贪嘴乱吃坏肠胃”。
古人说 “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能长寿,但那是有讲究的。
现在的重阳糕全是糯米、糖油,中国农大的朱毅教授说了,这玩意儿高糖高脂,老人吃多了准腹胀,顶多尝一小块,还得配着温水漱漱口。
菊花酒更别贪杯,老人代谢差,最多抿 10 毫升意思意思,螃蟹虽肥,一天也别超一只,记得多放姜片驱寒。
毕竟过节是享清福,不是给肠胃找罪受。

第三个忌 “熬夜耗阳伤元气”。
《易经》里 “九为老阳”,重阳节阳气盛到极点,古人讲究 “顺阳而息”。
现在老人爱追剧、刷手机,半夜不睡觉可不行。中医说 “秋主收敛”,熬夜等于耗散阳气,第二天准没精神。
实在睡不着,不如学学陶渊明 “空服九华”,看看菊花瓣儿,比盯着屏幕强多了,这才是应节气的养生日法。

第四个忌 “红衣招摇犯民俗”。
咱平时爱穿红衣服图喜庆,但有些地方重阳忌红衣,老辈说这天阳气太盛,红衣太惹眼反而不好。其实从养生讲,深秋干燥,深色衣服吸光保暖,比红衣实用多了。
真想买新衣服,选个藏青、墨绿的,既符合 “秋藏” 的讲究,穿出去也沉稳大方,一举两得。

第五个忌 “扫地倒垃圾丢福气”。
不少地方有这规矩,说重阳扫地会把 “寿气” 扫出门。倒不是让咱当 “懒汉”,关键是别让老人干重活。
2013 年立法定 “老年节”,核心就是敬老减负。真要做家务,让晚辈动手,老人在旁边指点两句就行。
想想看,全家团圆时老人坐着喝茶,晚辈忙前忙后,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纳福”。

说到底,这些禁忌不是迷信,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生存智慧”。
从桓景避灾的传说,到现在专家的健康提醒,核心都是让老人平安过节。
重阳的 “久”,从来不是靠忌讳求来的,而是靠量力而行的通透,和家人团圆的温暖。
最后叮嘱一句:登高别逞强,吃糕别过量,早睡别熬夜,穿衣随民俗,家务别硬扛。
照着这 5 点做,保准过节舒心,家人也踏实。祝老伙计们重阳安康,福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