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的政治闹剧。首相高市早苗在回答立宪民主党议员质询时,公然抛出“大陆武力攻台将触发日本存亡危机”的狂言,三日后又仓促改口称“仅为假设性回答”。这场从激进挑衅到狼狈收场的闹剧,不仅撕破了日本长期维持的“战略模糊”外衣,更暴露出日本右翼势力借台海问题推进军事扩张的险恶用心。

实际上,高市此番言论绝非偶然失言,而是精心设计的政治算计。她援引2015年安倍政府修订的《武力攻击事态法修正案》,试图将“存亡危机事态”与台海冲突直接绑定。该法案允许日本在未遭直接攻击时,以“国家存亡受威胁”为由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一被学界斥为“战争法案”的条款,本质上突破了和平宪法第九条的约束,使自卫队从“本土防御”转向“海外干涉”,就是拿台海问题当做自身军事突破的筹码。如今,气焰正盛的高市更进一步,将法律抽象授权转化为具体“实操门槛”,试图为军事介入台海铺路。
然而,这种操作在日本政坛引发剧烈反弹。前首相野田佳彦痛批“越过历任首相都未曾触碰的危险线”,鸠山由纪夫在社交平台抨击其“煽动地区危机”。参议员小西洋之警告:“若中国未攻击日本,自卫队却主动打击中国军队,日本将立刻卷入全面战争。”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也以“暴露底牌将被对手利用”为由,对高市的冒进策略表达隐忧。这些声音折射出日本政坛的深层焦虑——高市的激进表态既无军事能力支撑,又无外交后盾可依。

从军事现实看,日本自卫队在台海问题上存在明显短板。虽然其潜艇反潜能力较强,甚至被称为“第七舰队反潜支队”,但缺乏独立执行台海任务所需的远程作战体系。在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下,冲绳基地、横须贺港等关键节点可能面临精确打击风险。更关键的是,美方至今未明确“协防台湾”承诺,日本此举形同“战略抢跑”,将自身推入冲突前线。
国际层面,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第一时间严正回击,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将日本绑上分裂战车的行径“必走不归路”。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更是厉声怒斥:“只能毫不犹豫地斩掉那擅自闯入的肮脏头颅。”,此话一出令日本网民瞬间炸锅。中方的反制逻辑清晰:若日本撕裂“模糊空间”,中方将实施包括经济、军事在内的全方位反制。事实上,中日关系维持现有框架的基础,正是在于日本在台海议题上保留一线“模糊空间”。一旦这一空间被撕裂,中方的应对将不再是舆论或声明层面的“表达立场”,而是实质的政策和行动反制。

高市的政治表演,本质是右翼势力的舆论动员术——借挑衅中国制造内部统治合法性。但这种操作违背国际社会和平共识,终将遭到国内外理性力量的抵制。日本经济与中国深度绑定,贸易、科技合作是其经济复苏关键;贸然触碰台海红线,无异于拿核心利益冒险。更致命的是,这种以地区和平为赌注的危险操作,既无军事能力支撑,又无外交后盾可依,最终只会将日本推向危险的深渊。
这场闹剧给日本政坛敲响警钟: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任何挑衅一个中国原则、企图干涉台海事务的行为,都必将遭到坚决反制。日本若仍纵容右翼势力主导外交方向,持续在敏感议题上铤而走险,不仅会彻底摧毁中日关系的互信根基,更会将自身推向危险的深渊。唯有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处理双边关系,才能为地区和平稳定筑牢根基,这才是日本应有的清醒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