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钟建军 通讯员 许琳 李国鹏
为积极响应全民阅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并将“绿书签”行动理念深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近日,招远市夏甸镇围绕“深化课堂改革,夯实质量根基”的核心目标,组织召开了新村初中年级主任与教研组长专题会议。此次会议旨在以教研创新和精准备考为抓手,推动学校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聚焦集体备课提质、教研活动创新、赛课筹备及考试命题方向四大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周密部署,确保后续教学工作方向明确、合力凝聚。
以“研”促教,筑牢教学生命线,夯实文明实践根基。集体备课被视为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会议明确,各教研组严格遵循“三定四备五统一”机制: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保障备课常态化;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作业,实现备课精准化;统一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作业设计与评价标准,确保教学同质优质。此举不仅是教学规范的落实,更是学校文明实践活动中崇尚专业、追求卓越精神的具体体现,为营造健康、规范、有序的育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活”提质,激活教研新动能,践行“绿书签”育人理念。为破解教研活动可能存在的同质化、低效化问题,会议倡导“主题化、多元化、常态化”的教研新思路。各教研组需结合学科特点,重点围绕以下方向展开实践,这些方向也与“绿书签”行动倡导的绿色阅读、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相契合。首先是分层教学,呵护个性成长:依据学科知识难度(如数学方程、语文阅读),为基础层、提升层、拔尖层学生设计差异化学习目标与作业(如基础题+选做题),摒弃“一刀切”,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其次是素养落地,强化实践应用:紧密围绕学科关键能力(如物理实验、英语听说),巧妙运用生活情境(如地理学科分析本地天气)导入教学,通过任务驱动(如生物学科开展校园植物观察)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升知识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呼应“绿书签”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真知、提升素养的导向。再次是精准补弱,构建帮扶机制:建立学科高频错题库,针对共性薄弱点(如化学方程式)开展专项练习;对于个性问题,推行“导师制”,量身定制短期提升计划并定期跟踪反馈,体现因材施教的人文关怀,营造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明风尚。
以“赛”促学,搭建成长展示台,弘扬教师工匠精神。为搭建教师专业成长与风采展示的平台,激发教学创新活力,会议详细部署了以“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为主题的教师赛课活动。赛课分初赛、复赛两阶段进行。各教研组首先内部选拔,推举优秀教师代表。这些教师将凝聚组内智慧,带着精心打磨的教案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更大的舞台上切磋技艺、交流互鉴。这一举措不仅是教学技能的比拼,更是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弘扬,是学校文明实践在教师队伍建设层面的生动实践。
以“准”护航,精准对接备考,优化教学评价导向。考试作为阶段性教学评价的重要载体,其命题质量直接影响教学导向与学风建设。会议结合上级部门部署、新课标要求及各年级实际教学进度,明确了考试命题的总体方向。要求各教研组长带头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命题规律与教学重难点,确保考试既能有效评价学业成果,又能科学诊断学情,引导教学回归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公平、公正、严谨的考评环境,这也是“绿书签”行动所倡导的纯净、健康教育生态的组成部分。
此次专题会议的顺利召开,深化了夏甸镇文明实践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推动了各项工作细化落实。夏甸镇将以“绿书签”行动为引领,积极引导学校全体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共同致力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描绘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育人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