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外卖到了。"当这句寻常的问候从一位面色苍白的女孩口中说出时,很少有人知道她颤抖的手上还留着透析的针眼。27岁的于悦,一个本该绽放青春的年纪,却已经与尿毒症晚期抗争了整整四年。她每天都在进行一场残酷的交易:跑一天外卖,换一天生命。
2021年4月,23岁的于悦在郑州一家医院收到了改变人生的诊断书: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医生告诉她,这已经是尿毒症晚期,余生都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不透析就会器官衰竭,并发症随时可能带走我。"面对极目新闻记者,这个山东济宁女孩的语气里混杂着坚定与疲惫。
生活对于悦并不仁慈。她来自一个重组家庭,生母在她三个月大时就因病去世,父亲做保安收入微薄,还有两个妹妹需要照顾。确诊后,公司纷纷以"需要定期透析"为由拒绝她的入职申请。这位年轻的女孩不得不独自扛起治疗费用的大山。每月除去医保报销的70%,仍需自付3000多元。
"每送一单外卖,我就多赚一点活下去的资本。"于悦选择了时间相对自由的外卖行业,这成为她为数不多能兼顾生存与治疗的工作。但送外卖对尿毒症患者而言无异于酷刑,爬楼梯时常常体力不支跪倒在地,大口喘气却不敢停下接单。最艰难时,她甚至累得直不起腰。
尝试过直播赚钱,但现实同样残酷。有一次直播四个小时,仅收入20元。"不是想博同情,只是需要一份能活下去的工作。"这个坚强的女孩拒绝被疾病定义,她用颤抖的双腿撑起生命的重量,在沈阳的街头巷尾书写着最动人的生存宣言。
无数网友被她的故事感动,在短视频平台为她加油打气。专家指出,类似尿毒症患者需要多层次保障体系,社会企业应当探索更适合慢性病患者的灵活就业模式。部分地区已试点"医疗灵活就业补贴",为这个特殊群体点亮希望之光。
最后想说的是,于悦知道结婚成家对她已是奢望,但她依然坚持在送外卖的路上。"我还想看看明天的太阳。"这个用外卖箱装载生命希望的女孩,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壮举。当我们在抱怨生活时,有人正在用尽全力只为活着,这或许是对生命价值最深刻的诠释。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发表自己的观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