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装置,正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然而,空冷PEMFC的温度控制一直是技术难题。最近,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DRC)的空冷PEMFC温度控制方法,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
一、背景:为何需要新的温度控制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加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其高能量转换效率、高比功率、快速启动和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小功率应用场景(如无人机和叉车)中,空冷PEMFC因其结构简单紧凑而被广泛使用。然而,空冷PEMFC的温度控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其风扇需要同时提供空气并冷却电池堆,这使得温度控制变得更加复杂。
传统的PID控制方法虽然简单易用,但在空冷PEMFC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中,PID控制容易出现超调量大、调整时间长等问题。此外,一些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方法(如模型预测控制MPC和线性二次型控制LQR)虽然在特定场景下效果显著,但它们对模型的准确性要求过高,难以处理外部扰动和内部扰动,且计算复杂,难以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
二、ADRC: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DRC)的空冷PEMFC温度控制方法。ADRC是一种改进版的PID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计算量小的优势,同时能够有效处理内部扰动和外部扰动,具有很强的抗扰能力和良好的控制效果。
1. ADRC的工作原理
ADRC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和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LSEF)。通过LESO,系统可以估计出总扰动,并将其反馈到控制量中,从而实现对复杂系统的精确控制。具体来说,ADRC的工作流程如下:
状态观测与估计:将当前时刻的实际温度和上一时刻的温度控制量输入LESO,得到下一时刻的估计温度和估计总扰动。
误差反馈与初步控制:将目标温度与估计温度的差值输入LSEF,得到初步控制量。
前馈补偿与优化:将估计总扰动前馈补偿到初步控制量中,得到最终的温度控制量,并通过极值搜索(ES)方法对控制量增益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控制效果。
2. ADRC的优势
与传统PID控制和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方法相比,ADRC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抗扰能力强:通过总扰动项处理内部扰动和外部扰动,能够有效解决模型失配问题。
结构简单:继承了PID的结构优势,计算量小,易于在实际工程中实施和维护。
优化能力强:结合极值搜索(ES)方法,可以实现控制参数的自适应优化,进一步提升控制效果。
三、实验验证与效果对比
为了验证ADRC的控制效果,研究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对比。实验中,空冷PEMFC系统施加了电流扰动,分别使用PID控制器和ADRC控制器进行温度控制。结果显示,ADRC在控制精度、超调量和调整时间等方面均优于PID控制器。此外,通过极值搜索优化后的ADRC(ES-ADRC)进一步提升了控制效果,具有更小的超调量和更短的调整时间。
四、未来展望
这项基于ADRC的空冷PEMFC温度控制技术为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简单、高效、抗扰能力强的特点使其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推广,ADRC有望在更多清洁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