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不只玩情怀!UR式神热议、崽战爆梗:《阴阳师》的IP破局之道

昨日,《阴阳师》正式上线了首位UR式神——妖刀姬·绯夜猎刃。伴随着游戏内的正式实装,这场持续了一周的讨论掀起了新的高潮。

昨日,《阴阳师》正式上线了首位UR式神——妖刀姬·绯夜猎刃。伴随着游戏内的正式实装,这场持续了一周的讨论掀起了新的高潮。一周前,当她以“现代概念”之姿,借小林未郁的歌声通过概念CG首度亮相时,已然在全网投下了一枚震撼弹——B站满屏的问号弹幕与微博话题“阴阳师”超107万的热搜榜一,便是最直接的证明。除了一直活跃的《阴阳师》玩家们,新式神甚至也引起了很多退坑甚至圈外玩家的讨论。

这几天以来,我也一直在跟进观察《阴阳师》的社区舆论,这波高流量不仅为游戏带来了更多曝光,也伴随着不少争议与质疑,并最终推动官方对相关规则作出调整。

对于《阴阳师》这样拥有庞大内容基础和成熟玩家生态的经典二次元游戏而言,“沉默的大多数”已不再是一个新鲜或实用的讨论视角。因此,从游戏爱好者与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我认为UR妖刀姬并不仅是一个“新式神”,更可以视为《阴阳师》在九周年之际,为拓展IP边界所做出的一次重要尝试。

这也促使我开始回顾《阴阳师》这段时间以来的运营动向,探究这款已近十年历史的游戏,正在如何探索新的破局路径。

拓展边界,尝试更多可能

UR妖刀姬的设定和全新CG放出之后,引发了诸多讨论,整体上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多数玩家都在第一时间发出了不解或反对的声音,也有一部分玩家在含蓄谨慎地发声,或者悄悄给“这么多年了换换风格也未尝不可”的观点点赞。

官方推出UR妖刀姬的初衷,或许正是希望通过概念上的实质性创新,激发玩家与官方就游戏未来方向展开讨论,并在碰撞中寻找共识,从而沉淀出更受认可的内容,营造更活跃的游戏生态。同时,“全图鉴玩家直接赠送UR妖刀姬”的规则,也体现出官方回馈核心玩家的意图。

然而,实际落地后,玩家的反馈大概远比官方预期更为多元。

争议首先集中在UR妖刀姬的集中曝光节奏上,短时间内大量内容释出,令部分玩家感到措手不及。喜欢经典风格的玩家率先发声,指出UR妖刀姬的现代设计与《阴阳师》一贯的美学风格存在差异,从而引发本能的抗拒情绪,甚至出现“若追求赛博风格,何必选择《阴阳师》”的观点。

此外,围绕UR妖刀姬获取方式的规则也引发讨论。一方面,《阴阳师》此前从未设置“限定卡池”,式神在活动结束后均会进入常驻池,这一点一直为玩家所认可;另一方面,“邀请制抽取”机制提高了获取门槛,影响了部分未能免费获得该式神的玩家的体验。

基于这些反馈,官方在式神正式上线前作出调整,取消了限定卡池与邀请制规则,并对未来每年推出的UR式神数量作出承诺,同时以皮肤和养成资源等形式对玩家进行补偿。

其实,在整个事件归于冷却之后我们再回看,玩家所抗拒的并非创新本身。例如,此前“帝释天典藏”皮肤的调整就获得了玩家的广泛支持,正是官方与玩家良性沟通达成共识的例证。

归根结底,许多玩家所质疑的,是“与玩家期待不符的官方决策”。而这些质疑也并非情绪化的“无理取闹”——UR妖刀姬所引发的高讨论度,恰恰印证了《阴阳师》玩家群体的高粘性,以及他们对IP独特风格的热爱与坚持。

如果跳脱出玩家视角,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我认为虽然UR妖刀姬的突破性尝试虽然是有些“莽”,但《阴阳师》在九周年之际的布局并不止于此。过去两个月,游戏陆续铺垫了多项内容,持续调动玩家讨论热情。UR妖刀姬的登场,正如一根火花四溅的引线,最终引爆了玩家积攒已久的关注与期待。

不止为了九周年,IP生命力的厚积薄发

按以往的印象,我们都共识《阴阳师》是凭借精细化的内容运营、稳定且在线的内容迭代成为长线IP运营范本的。实际上,《阴阳师》始终不缺“创新+情怀”的内容创作组合,而且思路在九年摔打沉淀后变得更为凝练。

今年,《阴阳师》首次尝试以“上下篇章”结构铺开周年庆内容,版本传播期从9月延续到10月。宏大的叙事不仅拉满了九周年的排面,也配合一贯的高质量内容,拿下了不错的口碑和成绩。

图:两位版本式神的CG呈现出极高的水准

而在运营层面上,每年都会举办的“为崽而战”活动,在今年回归了玩家喜爱的“寝肥”模式。同时,官方也对游戏规则做出了八百八狸的创新玩法,将玩家分为随机组合的“梅”“樱”“竹”三个阵营,以“推格子”的方式取得集体胜利,强化集体协作与策略对抗。这一设计既点燃了老玩家的热血,也帮助新玩家在协作中自然融入社区,实现情感共鸣。

更有趣的是,新规则催生了新的社交生态。阵营间的路线争夺,衍生出大量“尔虞我诈”的趣味梗图与“樱吉利、梅利坚”等玩家梗文化,甚至涌现出玩家自发担任“史官”,每日记录战况与趣闻。

图:甚至出现类似“书记官”“史官”的角色 每天在社交平台上记录“瓜条”

在这一过程中,“争议—造梗—讨论—围观”的传播链路,无形中激活了社区作为“社交载体”的活力。玩家自发组织应援群、分享攻略、组建限时小队,使原本偏好单机体验的玩家也积极融入这场集体狂欢,从玩家侧持续推动玩法热度的发酵。

而《阴阳师》在九周年所展现的IP破局之力,远不止于游戏内的内容创新。

今年,《阴阳师》的线下活动肉眼可见的增多,相信游戏玩家(尤其是老玩家)在这一点上的认知比我还要清晰。9月底举办的线下展横跨国庆假期,足足举办了近半个月之久,线下展的玩家也呈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还有玩家在社媒平台上分享自己多次参加线下展的经历。

10月中旬,《阴阳师》×广州长隆联动接棒登场,因地域限制无法参与的玩家纷纷在官方平台“抱怨”,评论区更被应声虫们“吐槽”“广州到底有谁在”,折射出玩家对线下联动的高度期待。

此外,九周年前后,阴阳师的跨界联动活动也密集落地,覆盖运动、潮玩、生活等多个领域。近日官方更公布了玩家呼声极高的奶茶联名,进一步贴近年轻群体的日常消费场景。

纵观整个九周年的内容铺排,不论是对传统玩法的迭代,还是对线下与跨界模式的拓展,都体现出《阴阳师》团队对“做好内容、做长IP”的坚持。在这一点上,官方与玩家的目标始终一致。

玩家与官方并非对立关系,《阴阳师》更是如此。在IP寻求突破的道路上,二者并非非此即彼,而是需要在沟通与调整中共同趋近最优解。从九周年期间的多次规则优化与内容回应来看,官方始终在倾听玩家声音。至于未来能否更精准地把握创新与传承的尺度,仍需时间验证,但方向已然清晰。

结语:长路未尽,与玩家共写的下一程

最近《阴阳师》还赞助了一部九周年玩家的情感纪录片vlog,引发了挺多从小玩到大的玩家进行弹幕互动。

有人从初二玩到研一,也有人从高中陪伴至读博。很难说清这九年光阴、一款游戏,对这批年轻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许它早已超越娱乐载体,成为与青春交织的生命印记。

在当前二次元游戏市场挑战重重的背景下,长线IP的发展的确道阻且长。游戏生命周期的曲线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破局,是生存的必然。但在玩家依旧炽热的回应中,我们仍能看见他们对《阴阳师》走向更远未来的期待——而这份期待,也正是IP与玩家共同前行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