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立冬提前十天,老话喊灾年,今年冬天真有点怪

今天是2025年11月7日,立冬到了,按农历算才九月十八,寒衣节还在后头,要到11月17日才来,通常寒衣节在立冬之后,今

今天是2025年11月7日,立冬到了,按农历算才九月十八,寒衣节还在后头,要到11月17日才来,通常寒衣节在立冬之后,今年却反过来,节气跑到前头,日子顺序变了,这不是什么玄妙的事,是历法调整出来的结果。

农历跟着月亮转,阳历跟着太阳走,这两个系统本来就不完全同步,今年农历多了一个六月,把农历日期往后挪了,节气却固定不动,所以看起来节气好像提前了,节气是跟着太阳走的,不会随便改动,农历靠月亮计算,得用闰月来补上差距,这次不是搞错了,只是两种历法安排刚好碰到一起。

老辈人讲“立冬寒衣前,必定是灾年”,这话听着有点吓人,其实说的是天气节奏乱掉了,本来应该先把厚衣服准备好,再进到寒冷冬天里,可现在还没到真正冷的时候,冬天就提前来了,暖和的天气没完全退走,冷空气突然一下子冲过来,这种又像暖又像冷的天气最容易让庄稼受伤。

现在很多地方天气还热,弱拉尼娜也没完全结束,冬天雨水可能偏少,明年春天要是遇上倒春寒,小麦刚拔节就给冻了,收成就成问题,果树也是这种情况,花芽已经分化好了,突然降温把花器冻坏,明年果子肯定要减产。

回顾历史,2016年立冬提前到来,第二年春天北方出现倒春寒,果树几乎绝收,2008年情况也类似,节气走得快,气候反应慢,南方冰雪灾害直接导致电网瘫痪,古人没有天气预报,但通过观察节气和农历的关系,也能发现气候异常的迹象。

国家气候中心在九月就提醒过,北方冬天可能先暖和再变冷,气温变化很大,农业农村部十月发的通知里没有提到农谚,但防冻措施和老经验差不多,网上关于立冬寒衣前的话题很热门,大家讨论得很热闹,官方也在悄悄安排,一边是明处,一边是暗处,看起来挺有意思的。

我总觉得这些老话不是迷信,是农民们用脚踩出来的经验,现在科技发达了,自然规律还是那个规律,节气提前不一定是坏事,但得当回事,农民朋友要盯紧天气变化,别被表面暖和骗过去,冬天还没真正发力,后面的事谁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