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刚转正的小网红员工骂上了热搜。
他带领同事发短视频,哭诉公司免费食堂是“猪食”,要求发放餐补,宁可点外卖也不吃猪食。
视频一夜爆火,#黑心老板让员工吃猪食#的话题冲上热搜,我成了被开盒网暴的对象。
我痛定思痛,立刻采纳员工意见。解聘了年薪百万的大厨,给员工提供每天30元餐补,并且贴心引入预制菜合作商。
我可真是个体恤员工的好老板。
1
助理周薇撞开我办公室的门时,我正在欣赏王师傅刚发来的照片。
一块刻着“年度最佳企业餐厅”的水晶奖杯,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我斥资三百万年薪,从米其林三星挖来的国宴大厨王师傅,和他团队的杰作。
我甚至已经能想象到,下周员工们品尝“至尊佛跳墙”时,脸上那幸福到冒泡的表情。
我的公司,腾飞传媒,不大,但业内皆知,我们的福利,尤其是食堂,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周薇的脸色惨白如纸,举着手机的手因为慌张而剧烈颤抖。
“陈总!出事了!公司……公司上热搜了!”
我心里猛地一咯噔,有种不祥的预感。
接过手机,那条血红色的词条,像一把烧红的尖刀,狠狠刺入我的眼睛。
#黑心老板喂员工吃猪食#
后面,跟着一个黑得发亮的“爆”字。
什么?
猪食?
我点开视频,发布者ID叫“努力的阿伟”。
主角,是我公司新媒体部刚转正的员工,林伟。
视频里,他坐在工位上,眼圈通红,对着镜头声泪俱下地控诉。
“兄弟姐妹们,我真的撑不住了。”
“我们公司,一家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传媒公司,每天给我们吃的,就是这种东西!”
镜头猛地一转,对准一份四菜一汤的餐盘。
是我亲眼看着王师傅团队做出来的糖醋里脊、麻婆豆腐、清炒时蔬和菌菇汤。
但在诡异的暗绿色滤镜和刻意的晃动拍摄下,变成了一坨坨油腻、黏糊、分辨不出原材料的浆糊。
红烧肉被拍得像黑炭,青菜黄得像枯草。
林伟的画外音带着哭腔,充满了被压迫的委屈。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免费食堂’!全是预制菜!根本没有选择!猪都不吃!”
“看着朋友圈里别的公司朋友,每天都能自由自在地点外卖,喝奶茶,我们呢?”
“我们只能被逼着吃这种猪食!这是福利吗?这是剥夺我们吃饭的自由!”
视频巧妙地蹭上了最近“西贝预制菜”的巨大争议热点,极具煽动性。
林伟在视频结尾,更是振臂高呼,表情悲壮得像个革命义士。
“我们打工人,只想吃口热乎的、自己想吃的饭,有这么难吗?”
“我们不要这种虚假的福利,我们要求发放餐补!我们要吃饭的尊严!”
评论区已经彻底引爆,变成了对我口诛笔伐的狂欢。
【卧槽!这是人吃的?资本家心也太黑了!连饭钱都克扣!】
【小哥好样的!00后就该勇敢发声,整顿职场!】
【又是预制菜!抵制!必须抵制!什么公司?挂出来!让它社会性死亡!】
我的手机再次疯狂响起,是公关部总监,声音急得快要劈叉。
“陈总!完了!几个正在谈的头部品牌方都看到了热搜,要求我们立刻给个说法!不然就要重新评估合作!”
“公司的股票,开盘就跌了三个点!三个点啊!”
我看着那些不堪入目的评论,一股凉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不是愤怒。
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荒谬和冰冷。
我几乎要被这颠倒黑白的无耻,气笑了。
我每周亲自去山姆采购最新鲜的水果,让食堂做成拼盘无限量供应。
我每月花几万块买进口酸奶和NFC果汁,放在食堂冰箱里让他们随便拿。
王师傅团队为了研发新菜品,为了让他们换换口味,经常加班到深夜。
而我得到的,就是一句“猪食”?
就是一句“剥夺吃饭的自由”?
我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声音因为极度愤怒而异常平静。
“通知所有管理层,十五分钟后,第一会议室,紧急会议。”
挂了电话,我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楼下车水马龙,阳光正好,可我只觉得浑身发冷。
我想起林伟,入职时履历光鲜,自称是某短视频大厂出来的,对新媒体玩法了如指掌。
当时HR还跟我说,他特别擅长制造热点和引爆舆论。
现在看来,他果然“专业对口”。
我还想起,最近几次在食堂,总看到几个年轻员工拿着手机对着饭菜拍个不停。
当时我只当是年轻人喜欢分享生活,并未在意。
现在想来,那一张张照片,都成了此刻射向我心脏的子弹。
我的善意,我的投入,我引以为傲的一切。
在他们眼里,原来一文不值。
甚至,成了他们攻击我的武器。
2
我刚踏进公司大门,就感受到空气中那股压抑不住的、诡异的兴奋。
前台看到我,立刻低下头,眼神躲闪,却掩不住嘴角幸灾乐祸的笑意。
走廊里,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员工,看到我的瞬间,像被按了暂停键,然后迅速散开。
脸上是来不及掩饰的窥探和看好戏的表情。
我面无表情地走着,身后的议论声像苍蝇一样嗡嗡地钻进耳朵。
“陈总来了,脸色好难看啊……”
“能不难看吗?这下玩脱了,看她怎么收场。”
“林伟真牛逼!00后整顿职场,这招太狠了!”
“说实话,食堂的饭是真好吃,但能换成钱,谁不乐意啊?”
“嘘!等着看好戏吧,我猜陈总肯定得妥协,发餐补了事。”
我推开办公室的门,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带着林伟等在里面。
是我的设计总监,李蔓。
一个跟了我八年,从公司创立之初就在的老员工。
她看到我,脸上挤出一个有些僵硬的笑容,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劝慰。
“陈总,您别生气,林伟他们也是为了公司好,想跟您沟通一下。”
我没看她,目光直直地落在她身后的林伟身上。
林伟脸上再也没有视频里的委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志得意满的、近乎挑衅的笑容。
他身后几个新媒体部的年轻员工,也都挺着胸膛,一副“正义之师”的模样。
“陈总,大家只是想要一点小小的自由,一点能自己选择的权利。”
林伟率先开口,语气轻飘飘的,仿佛是在安抚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他身后的一个女孩跟着附和:“是啊陈总,我们不是说食堂不好,就是……吃了几个月,真的腻了。而且,天天吃食堂,我都好久没喝过奶茶了。”
腻了?
我脑子里闪过王师傅为了研发新菜,熬得通红的双眼。
没喝过奶茶?
我仿佛听到了本世纪最大的笑话。
公司楼下就是一点点和喜茶,步行不过三分钟。
林伟将他那打印出来的、满是恶毒评论的纸张拍在我的桌上,像是在下最后通牒。
“陈总,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这是‘民意’。您看,全网都在支持我们。”
他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语气里的威胁毫不掩饰。
“我劝您,还是顺应潮流。只要您现在宣布,在保留食堂的基础上,每人每天再额外发放50元餐补,我马上就发第二条视频,帮公司澄清,说这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不然的话……”他得意地笑了,“我手里可还有第二波、第三波的‘猛料’。到时候,是澄清还是彻底搞臭,就看陈总您的选择了。”
既要保留我三百万年薪请来的食堂,又要我每天再额外发50块餐补?
我看着他,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林伟,你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点。”
林伟似乎把我这声笑当成了妥协的信号,脸上的得意更甚。
“陈总,这不是我胃口大,是时代变了。现在的00后、10后,讲究的是‘既要又要还要’。您作为老板,得学会适应员工的需求嘛。”
他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他刚刚收到的一条信息。
“看到了吗?连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启航传媒’的HR都在私下联系我,问我愿不愿意带团队跳槽,他们承诺,不仅有食堂,每天还有80的餐补。”
他这是在告诉我,他现在是香饽饽,是人才,我得供着他。
我靠在椅背上,目光从他那张年轻却写满贪婪的脸上,缓缓移开。
我需要确认一件事。
这到底是他一个人的狂欢,还是……一场集体的背叛。
我点开了公司的内部匿名论坛。
我需要找到一个能让我相信,这一切真的只是个误会的人。
一个能让我觉得,我这么多年的付出,还没有完全喂了狗的人。
3
我需要找到李蔓。
在我的预想里,她此刻应该在论坛里据理力争,帮我澄清,痛斥这种颠倒黑白的无耻行径。
她应该是最懂我,也最该维护我的人。
三年前,她母亲重病,急需三十万手术费。
她哭着来找我,说愿意签卖身契,做牛做马一辈子。
我二话不说,当天就从我个人账户上,把钱转给了她。
我告诉她不用还,就当是公司给她的特殊贡献奖。
去年,她孩子要上重点小学,差个学位。
是我托了无数关系,欠了天大的人情,才帮她搞定的。
在公司,除了我,她是我最信任的人,是我当成亲妹妹看待的人。
论坛里早已炸开了锅,比外网的公共评论区更加赤裸和真实。
【支持阿伟!说出了我们不敢说的话!早就该这样了!】
【食堂的饭是不错,但不能变成钱有什么用?我上个月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就是!每天给我30块钱,我吃馒头都行,省下来的钱干点啥不好?】
【陈总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她当然觉得食堂好,又不用她自己花钱!】
我的手指在屏幕上飞速划过,心脏一点点下沉,像坠入冰冷的海底。
在无数条附和的帖子中,我的目光,被一个熟悉的ID头像死死钉住。
头像是公司团建时的大合照,ID是“向阳而生”。
这个账号背后的人,就是李蔓。
我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我颤抖着点开那条帖子,看清了李蔓发的那段话。
那段话很长,看起来很客观,很“理中客”。
【其实大家别太激动,我觉得陈总这次可能也是被架住了。但话说回来,福利这种东西,看不见的就不算。餐补确实更实在,能省下饭钱给孩子报个补习班。希望公司能借这个机会,好好改革一下福利制度,多听听基层员工的声音。】
看似在各打五十大板。
实则句句都在为林伟站台,都在暗示我应该妥协。
那一句“看不见的就不算”,像一根淬了毒的冰针,扎得我心脏一阵抽痛,几乎喘不上气。
我为她挡过的风雨,为她填平的沟壑,我转给她的那三十万救命钱……
在她眼里,都是“看不见的”。
只有那还没到手的几十块餐补,才是“实在的”。
我死死攥住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嫩肉里,用疼痛来维持最后的清醒。
原来,是我错了。
我给的不是福利,是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的“饲料”。
是我把他们喂得太饱,让他们忘了尊重,忘了感恩,甚至忘了做人的基本底线。
心寒。
彻骨的、麻木的、令人作呕的冰冷,瞬间淹没了我。
那瞬间,我忽然就明白了。
我掏心掏肺,换来的不是家人的拥护,而是一群嗷嗷待哺的白眼狼。
他们一边吃着我递过去的肉,一边嫌弃肉不够肥,甚至想连我的骨头一起啃了。
我慢慢地,抬起头,看向面前依旧在滔滔不绝、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林伟。
“你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