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汉水之战前夕,两人争打张郃:赵云黄忠若比武,谁能赢下出征权?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汉水之战前,刘备要派人去攻张郃,黄忠和赵云争先恐后,结果前者靠抓阄得到了机会。可要是当时换个规矩,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汉水之战前,刘备要派人去攻张郃,黄忠和赵云争先恐后,结果前者靠抓阄得到了机会。

可要是当时换个规矩,以比武定输赢,胜者去打张郃,这两位武艺水平同个档次的超一流猛将,谁能笑到最后?

武艺底子:各有压箱绝活

论武艺,俩人在原著里都是实打实的硬功夫。

黄忠最出名的是两样,刀法和箭术。长沙之战时,他都快六十了,跟关羽一百多回合打个平手。关羽后来想使拖刀计,黄忠却因马不好失了前蹄,可关羽没趁人之危。这一战不仅显了他刀法扎实,更见箭术厉害 —— 后来他为报关羽不杀之恩,两次虚拉弓弦,最后才射中关羽盔缨,这份准头和控制力,三国里没几个能比。

赵云则靠枪法立足。长坂坡单骑救主就不说了,单说他对战名将的表现,跟文丑打五六十合不分胜负,那时候赵云还刚出道;后来战张郃,体损状态三十合就把张郃打跑了。他的枪法快、准、狠,还特别擅长在乱阵里找机会,每次冲阵都能护着人或物全身而退。枪法的灵动,是他的一大优势。

战场表现:耐力的暗中较量

比武不光看招式,还得看耐力。赵云的耐力在原著里是出了名的,长坂坡从四更杀到天明,怀里还抱着阿斗,换旁人早累垮了,他却还能杀透重围。后来汉中之战,他去救被张郃、徐晃围困的黄忠,一杆枪 “若舞梨花,如飘瑞雪”,吓得张郃、徐晃不敢上前,这时候他也不算年轻了,可耐力依旧在线。

黄忠的耐力也不差,与关羽在长沙的百回合大战就是一种体现。但后续有点直线下滑的节奏。比如原著里抓阄到了去攻打张郃,结果就被徐晃和张郃围住了。后边征吴之战,黄忠也因为追击中了箭。这实际是年老耐力不足,导致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对共同目标:从张郃看两人实力适配度

这次争功本就是为了打张郃,从俩人对张郃的表现,也能看出些门道。赵云曾和张郃正面交手,在杀了一夜之后,三十合就击败了张郃。

黄忠和张郃打过二十多回合,但却让队友严颜中途来夹击张郃。可见他正面对于能否击败张郃并无十足把握。

要是比武打张郃,赵云的枪法能快速压制张郃,而黄忠或许得靠经验和箭术寻找机会。可比武不是战场杀敌,箭术在比武中未必能用——总不能俩人比武,黄忠直接放箭射赵云吧?再说了,赵云的箭术未见得比黄忠差(江夜射船篷足矣)。

真要只比试近战刀法和枪法,赵云的 “疾枪” 可能会克制黄忠的 “稳刀”。毕竟赵云的枪法快,能更快找到黄忠的破绽,而黄忠虽然刀法扎实,但年纪大了,反应速度多少会比赵云慢半拍。

结语

当然了,以上都是根据原著对于两位猛将设定的特点来推测的。

说不定黄忠的大刀越砍越来劲,赵云的龙胆枪反而被步步紧逼导致失去快的优势。经验这种东西,黄忠更占据数值上的分量。

同为一个水平的猛将,很难说谁对谁一定能够取胜。是不是这个道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位看官,在你看来,黄忠和赵云真的比武切磋起来,是赵云凭速度先占上风,还是黄忠靠经验扳回一局?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