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多数家长浑然不觉

家有小果是萌娃 2024-09-04 04:52:36

导言

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所成就,是所有父母最衷心的期盼。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父母只关注学习成绩,却往往忽略了孩子是否感觉到快乐和幸福。

著名哲学家舒本华曾说过:“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如果父母从不注重仪式感,整个家庭的生活就会像是一滩死水一样,养出来的孩子也难以幸福。

01

毫无“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多数家长浑然不觉

军军是三年级的学生,家境普通,父母在附近的小厂工作。由于家里节俭,军军平时很少有零花钱。

有一次,军军的同桌过生日,早上便开心地告诉他,父母买了一个大蛋糕,还给他看了一家三口的合影,这让军军很是羡慕。

军军生日那天,他也向父母提出希望有一个生日蛋糕。然而,他的母亲却认为蛋糕既没营养又浪费钱,说什么也不肯买。在军军的记忆中,父母从来都没有给他买过生日蛋糕,也从来没有收到过父母的礼物。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军军,很是要强,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名牌大学,后来进入了知名企业,按理说,要学历有学历,要面子有面子,这样的孩子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可只有军军知道自己过得并不幸福。

原来,在大学期间和工作之后,军军的几段感情都无疾而终。最后一次分手时,女友对他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样没仪式感的人,我们也没有再在一起的必要了。”

原来,成长在缺乏仪式感的家庭中,使得军军也难以在关系中创造仪式感,自然两人的感情也难以维系。

02

有仪式感和无仪式感的家庭,究竟有何差别?

家庭关系的差异

仪式感是维系婚姻和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比如,每年的结婚纪念日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更是一个表达爱意的机会。

如果夫妻连彼此的生日、结婚纪念日都记不住,婚姻生活中的情感交流自然变得淡薄,家庭关系也容易疏离。

相反,一个重视仪式感的家庭,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分享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

亲子关系的差异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和最信任的人。通过一些小仪式感,如生日庆祝、家庭旅行,孩子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关注。

如果父母总是忙于工作,从不注重这些细节,孩子会感到被忽视,亲子关系会因此变得疏远甚至出现裂痕。

那些富有仪式感的家庭中,父母更懂得如何通过小举动传递情感,孩子自然会更加依赖和亲近父母。

孩子幸福感的差异

儿童时期,孩子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当父母花时间为孩子庆祝生日、参加家长会或带他们去旅行时,这些小小的仪式感都能给孩子带来内心的满足感。

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家庭,孩子不仅感到快乐和被爱,还能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更容易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

03

仪式感,是塑造幸福家庭的基础

注重细节,创造日常仪式感

家庭的仪式感并不意味着奢华和昂贵,恰恰相反,它更多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比如,在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可以给孩子颁发一个小奖状;在节日里,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小礼物;或者定期组织全家外出郊游、一起做饭、一起阅读。

这些小小的动作不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用心和爱意,也让孩子对家庭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尊重和倾听,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父母在营造家庭仪式感时,也要注意尊重和倾听孩子的想法。比如,在孩子生日的时候,不仅可以按照孩子的喜好来安排庆祝方式,还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

这种平等和尊重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和理解,从而在心理上更健康、更自信。

用心陪伴,给予孩子爱的滋养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亲子互动活动,如家庭游戏之夜、每晚睡前故事时间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都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和关怀。

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能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从而在成长过程中保持乐观和自信。

04

如何在生活中营造仪式感?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从一些简单的举动开始,慢慢培养和增强家庭的仪式感。比如,定期为孩子制作生日惊喜,准备特别的家庭晚餐,或者在周末安排家庭活动。这些小小的心意都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深深爱意。

另外,家长还可以建立一些家庭传统,比如每年的家庭旅行、每周一次的家庭电影之夜,或者定期的家庭读书分享会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也为他们未来的幸福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果妈寄语

家庭仪式感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作用。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他们的情感需求。只有在充满爱和仪式感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收获幸福和成功。

家庭的幸福生活,需要父母用心去营造仪式感,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温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每一次用心,都会成为他们记忆中的美好瞬间,成就他们一生的幸福。

互动话题:你的家庭会注重仪式感吗?你们喜欢哪些方式来表达家庭仪式感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

3 阅读:122
家有小果是萌娃

家有小果是萌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