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儿童和青年的精神发展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因为考试的原因,或者因为学生在学校里被孤立、被欺负的事实屡见不鲜,这让未成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受到了各大组织的重视。

未成年人正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阶段,有些人会把自己的想法隐藏在内心深处,再加上父母忙于工作,并没有太多的察觉。当一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让一个家族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个问题有点重,但也足够让父母们警惕了。我们今天要谈谈的影片,就是以一个年轻人的角度来探索一个压抑,坎坷的成长过程。
「千智的语气好伤感」,单身母亲察觉到她的伤感时,千智已在家中系上一条红围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时千智只是一名初中生。
一个MP3,一个帽子,这是千智临死前最想要的两样东西,就连她姐姐万智给她打电话的时候,都没有问到千智喜欢的MP3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这是她母亲要给她买的,还特意叮嘱了姐姐去问一句。而这个MP3,正是千智准备送给朋友花莲去的。
悲剧,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首先,我们来看看故事的发展:
千智、万智的父亲早在九年前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将她们抚养成人。姐姐万智的个性是非常冷淡的,早晨能直接将褶皱的校服套在自己的身体上上学;她的妹妹千智,是个很温柔的人,在上课之前,她都会仔细的整理自己的校服。

千智晓得母亲在超级市场做推销员很不容易,常常说些温暖的话语来哄母亲开心。千智的乖巧,让母亲感到欣慰。
但是,在千智的心中,却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母亲不知道,姐姐也不知道。事实上,她也想跟姐姐和母亲说说这件事,可是她们太大意了,根本没有注意到千智心中的负担。
千智一直都是班上最受排挤的一个。
千智不理解为何冷漠的姐姐拥有好友,而自己却没有。
千智是女生班,同学全是女生,和千智玩的是以前跟她一起上过初中的花连。
花莲,把千志的父亲的死因归为自杀(虽然不是真的是一场车祸),而且花莲还把自己在家里的炸酱面店举行的聚会,通知了所有学生,让他们把寿宴的时间定在两点,却告诉千智时间定在了三点。
千智的姗姗来迟,无疑是每次宴会上最大的笑话,大家都拿着手机聊天,嘲笑他老老实实的吃着炸酱面。
从此,千智再也不想再吃炸酱面了。
母亲和万智换到了一个比他们原来居住的地方还要糟糕的地方。表面上是节约租金,实际上却是千智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复仇的开始。
这个计划很巧妙,电影一开始并把它没有说清楚。这是一场序幕,表面镇定的母亲,心中早就有了为千智伸张正义的计策。
母亲的目的,就是要将花莲一家人赶尽杀绝,让花莲一家人,永无宁日。

她的母亲悄无声息的把自己的家搬进了这栋老楼,就是为了让那些害了她的人,以后再也不能好好活着。
那一家人就住在同一栋楼里,千智的母亲经常特意去她家里吃饭。母亲的复仇行动,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即使是万智也没有察觉。
与此同时,和她同在高中的姐姐万智,也在向她的朋友们打听事情的真相。
万智最先找到的就是花莲,因为千智临死之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她有关系。从花莲口中得知千智时常到藏书楼与头发古怪的大叔交谈,万智找到另一个人,正是她新来的街坊古怪的大叔秋尚波,他才知晓千智的事。接着,就是美罗,她是万智的好友美兰的姐妹。
由于花莲的原因,千智在校园内被孤立,在同窗眼里,她是一个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不爱笑的忧伤小孩;而出了校门后,千智会跟有奇怪的中分头发的怪叔叔秋尚博聊上几句。与美兰交往的时候,千智总是充满笑容。
千智向在藏书楼遇见的奇怪大叔说她不像读书,可是只要读书好了,人家就会听到她说话。原以为只有大人们说出来,没想到一个中学生随口就说出来了,千智已经压抑到了极点。

可以与千智聊起烦恼的古怪大叔,也曾有孤单一人上学的经验,二人的相同之处,就是被孤立。
这部电影里,不仅有千智,也有奇怪的叔叔,甚至连一个小店老板的孩子,都被人欺负过,这说明这件事的严重程度。
只不过两个人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完全不同,千智曾经试图通过《克服忧郁症》来帮助自己,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而那个怪物大叔为了保护自己,他学了一套格斗技巧。
两人,一个被打得鼻青脸肿,一个承受的是冷暴力。但他们选择的方式却完全不同。
千智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说出了“造谣就是凶手”这句话,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相信这句话出自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之口。
千智仅有的一个戴着面具的好友,花莲,就是那个谣言的制造者,导致了她的自尽。

谣言的威力,远胜于利刃。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的社会,而这个社会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指诽谤。
有些时候,你说出来的一些不太好听的话,很有可能会在别人的心里生根发芽,给别人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