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中国,赢在未来》——从全球化逆风到绿色转型,中国经济的“多边主义答卷”

全球化似乎在“退潮”,可中国却越走越稳、越开越大。有人问,为什么别人筑墙,我们还在架桥?答案很简单——因为越开放,越自信。过去十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稳压器”。在疫情和地缘波动频发的年代,中国制造依旧“稳如老狗”:从口罩、芯片到光伏、风电,供应链没有断、反而更绿了。新能源产业链降本超六成,成了全球减碳的“超级充电宝”。更令人惊喜的是,“一带一路”不只是地图上的虚线,而是实打实的“钢铁驼队”和“民生快递”。从中欧班列到雅万高铁,从港口到学校,合作的脚步正在把梦想变成现实。而开放的市场更像一块磁铁:年消费近50万亿元,进口超20万亿元,七届进博会成交额突破5000亿美元。外企说得直白——“不来中国,就缺了心脏”。制度型开放持续升级,制造业外资准入“清零”,服务业试点遍地开花。在单边主义抬头的当下,中国经济用开放书写信心,用共赢创造未来。这艘航船,不仅带着中国驶向远方,也托举着世界向阳而行。(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