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熙攘尘世,广告语“水中贵族百岁山”如一道清亮的光,划过心间,让人不禁思索:医学领域,可有那“医中贵族”?答案,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中医,便是这般极为高贵的医学。

中医之高贵,恰似那隐于深山却散发着幽香的灵芝,不张扬却自有其独特魅力。其高贵,源于中医人有着超凡的认知,那是一种对生命深刻而透彻的领悟。在中医人的眼中,生命绝非简单的肉体存在,而是天地四时精心化生的杰作。就像《内经》所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寥寥数语,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生命起源与天地关联的神秘大门。
医学之道,若能做到无伤、天然、绿色、自然,与宇宙融为一体,那便是至善至美之境。而中医,无疑在这条道路上走得稳健而从容。它对人类自身和自然界,都秉持着一种秋毫无犯的敬畏与呵护。就好比一位温文尔雅的君子,与万物和谐共处,从不强行干预,只顺势而为。

人活一世,谁不想拥有健康的体魄,活出更高的生命质量?中医给出的答案是:合道。这合道的本质,便是顺应天地气机的变化规律。这可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说法,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依据。《内经》明确指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顺阴阳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这就如同在大自然中航行,顺着水流和风向,便能一路顺风;若逆流而上,与自然对抗,只会处处碰壁,甚至船毁人亡。
有数据为证,在遵循中医养生理念、顺应四时变化的人群中,患慢性疾病的几率明显低于那些生活作息紊乱、违背自然规律的人。这可不是巧合,而是中医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德全不危”这四个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穿越古今,散发着永恒的光芒。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一个德行完备的人,就像一棵扎根深厚的大树,无论风雨如何侵袭,都能屹立不倒。

再看看《内经》描述的圣人生命状态:“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年亦可以百数。”这简直就是一幅理想的生活画卷。圣人并非远离尘世,而是在世俗中找到与天地和谐共处的平衡点。他们不贪图过度的欲望,没有愤怒和怨恨,做事不违背常理,内心没有过多的忧虑。以平和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自得其乐。如此,身体和精神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长寿自然不在话下。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有一位老人,年轻时便深谙中医养生之道。他每天早睡早起,顺应四季变化调整饮食和作息。春天,他会去郊外踏青,感受生发之气;夏天,他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避免贪凉;秋天,注重滋阴润燥;冬天,则早睡晚起,养藏体内阳气。多年来,他很少生病,精神矍铄,如今已年过八旬,依然能够健步如飞,与老友们谈笑风生。这就是中医智慧的神奇力量,它让生命在顺应自然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中医,这门医中贵族的医学,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它就像一位无声的导师,引领着我们走向健康、和谐的生命之路。让我们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传承中医的精神,在顺应天地、合道而行的道路上,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健康篇章。
作者简介:梁世杰 中医高年资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4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师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著名老中医陈勇,侍诊多载,深得器重,尽得真传!擅用“商汤经方分类疗法”、专病专方结合“焦树德学术思想”“关幼波十纲辨证”学术思想治疗疑难杂症为特色。现任北京树德堂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焦树德门人(陈勇)传承工作站研究员,国际易联易学与养生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焦树德学术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医药慢病防治分会首批癌症领域入库专家。荣获2020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举办的第八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经方名医”荣誉称号。2023年首届京津冀“扁鹊杯”燕赵医学研究主题征文优秀奖获得者。事迹入选《当代科学家》杂志、《中华英才》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