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99年我是智障儿,清洁工教我识字,如今我成了她孙子的老板

99年我是智障儿,清洁工教我识字,如今我成了她孙子的老板......这种孩子就是个拖累,早知道就不要了!"父亲在家长会上

99年我是智障儿,清洁工教我识字,如今我成了她孙子的老板

......

这种孩子就是个拖累,早知道就不要了!"

父亲在家长会上冷血的话语如刀子般割在8岁明轩的心上,台下家长们的窃窃私语像毒蛇般嘶嘶作响。班主任更是毫不客气:"李明轩已经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建议转到特殊学校。"

"妈,你疯了?管这个傻子干什么?我们自己都穷得要死!"当清洁工阿婆偷偷教明轩认字时,她的儿子暴跳如雷。

邻居们更是议论纷纷:"老太太被骗了,那孩子连亲爹妈都不要,肯定有问题!"

在这个世界都抛弃他的时候,只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相信他:"孩子,你不笨,只是需要时间。"

二十年后,当阿婆的孙子踌躇满志地走进面试间时,却万万没想到坐在对面的面试官竟然是……

那个曾经被全家人嫌弃的"小傻子"!

01

那是1999年的秋天,八岁的李明轩永远忘不了那个改变他命运的下午。

说起来,明轩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别人家的孩子三岁就能背唐诗,他到了五岁还说话结结巴巴。上学后更是跟不上,别人十分钟能写完的作业,他要磨蹭一个多小时。班里的孩子都叫他"小傻子",他也习惯了。

但那天的家长会,却让这个本就敏感的孩子彻底绝望了。

班主任刘老师站在讲台上,毫不客气地点名:"李明轩家长,您孩子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了。我建议您考虑让他转到特殊学校去。"

明轩缩在教室最后一排,看着全班家长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的父母。那些眼神里有同情,有厌恶,更多的是庆幸——庆幸自己的孩子是正常的。

最让明轩心碎的,是父亲的反应。这个平时在家里还算和蔼的男人,此刻脸色铁青地站起身,声音冰冷得像冬天的北风:"老师说得对。说实话,我们早就后悔了,早知道这孩子是这样,当初就不该要。"

母亲在一旁连连点头:"就是个拖累,拖累全家。明天我们就送他到乡下爷爷那儿去,眼不见心不烦。"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这个被亲生父母当众抛弃的孩子。明轩感觉天旋地转,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他想跑,但腿软得站不起来。

家长会结束后,其他孩子都被父母领走了,只有明轩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父母已经走了,连招呼都没跟他打一声。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老太太走了进来。她是学校的清洁工,大家都叫她王阿婆。平时明轩见过她,总是默默地扫地拖地,很少说话。

王阿婆看到缩在角落里哭泣的明轩,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她放下手中的拖把,慢慢走到明轩身边,伸出布满老茧的手轻抚着他的头。

"孩子,别哭了。"王阿婆的声音很轻很温柔,"你不笨,只是需要时间。阿婆教你认字好不好?"

这句话像甘露一样滋润着明轩干涸的心田。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这样温柔地对他说过话,没有人说过他不笨。

明轩抬起泪眼朦胧的小脸,看着这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心中忽然燃起了一丝希望。他用力点点头,哽咽着说:"阿婆,我想学会读书写字,我想让所有人都看看,我不是傻子。"

王阿婆笑了,那笑容比秋日的阳光还要温暖:"好孩子,有志气。阿婆相信你一定能行。"

夕阳西下,空旷的教室里,一老一小的身影显得格外温馨。明轩不知道,这个不起眼的清洁工阿婆,将会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不知道这个下午的相遇,将彻底改写他的人生轨迹。

他只知道,在这个世界抛弃他的时候,终于有人愿意相信他了。

02

王阿婆说到做到,第二天放学后就开始教明轩认字。她把明轩带到学校后面的小花园里,从兜里掏出一个破旧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她自己认识的字。

阿婆只有小学文化,但她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她的儿子王建国就是因为没文化,这辈子只能在工厂里做苦力活,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她不想让明轩也走这条路。

可是好景不长,一个星期后,阿婆的儿子发现了这件事。

那天晚上,建国下班回家,看到母亲正在灯下给一个孩子辅导作业,顿时暴跳如雷:"妈,您疯了吗?管这个傻子干什么?咱们自己都穷得要死,您还有闲心管别人家的废物?"

阿婆护着明轩,倔强地说:"这孩子不傻,他只是需要人教。"

"需要人教?"儿子冷笑,"妈,您被骗了!他父母都不要他了,您一个外人掺和什么?咱家粮食都不够吃,您还想养活他?"

儿媳妇在一旁帮腔:"就是,妈,您心眼太好了,容易被人利用。这种拖累,离远点儿吧。"

更让明轩难受的是阿婆的孙子志强,一个比他大两岁的男孩。志强从厨房跑出来,指着明轩大喊:"别让他碰我奶奶!我奶奶是我们家的,不是他的!"

那一刻,明轩感到深深的羞辱。他想逃跑,但阿婆紧紧拉住了他的手:"孩子别怕,阿婆不会丢下你的。"

家庭矛盾只是开始,更大的阻力来自社会。

邻居们开始指指点点:"这老太太糊涂了,被一个傻子给骗了。"

"就是,那孩子连亲爹妈都不要,肯定有问题。"

"老王头家本来就不富裕,现在还要养别人家的累赘,这不是找罪受吗?"

这些闲言碎语像刀子一样割在明轩心上,但更残酷的现实还在后面。

学校正式通知明轩停学,理由是"影响正常教学秩序"。阿婆不甘心,跑遍了全市的小学,没有一所愿意接收明轩。

最后,她甚至跑到教育局,在办公室里苦苦哀求:"领导,给孩子一个机会吧!他真的不笨,就是学得慢一点。"

教育局的官员不耐烦地摆摆手:"大姐,这种特殊儿童应该去特教学校,普通学校确实不合适。"

阿婆几乎要跪下了:"求求您了,他就想上学,就想证明自己不是傻子……"

但得到的依然是冷漠的拒绝。

回到家里,阿婆没有放弃。既然学校不要,她就自己教。每天傍晚,她就带着明轩到街头的路灯下学习。

明轩学得确实很吃力。一个简单的"人"字,别的孩子写一遍就会了,他要练习几百遍才能写得像样。每次写错了,他就想放弃,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阿婆,我是不是真的很笨?"明轩抽泣着问。

阿婆总是耐心地擦干他的眼泪:"傻孩子,你不笨。你看,这个'人'字,就像两个人互相支撑着,只要不放弃,总能站起来的。"

就这样,在昏暗的路灯下,一老一小坚持着这场看似毫无希望的努力。路过的人都觉得他们很可笑,但他们不知道,这份坚持将会创造怎样的奇迹。

03

经过半年的苦练,明轩终于能认识一些基本的汉字,简单的加减法也会了。阿婆看在眼里,觉得是时候让孩子重新回到学校了。

她满怀希望地带着明轩找到附近的红星小学,校长听完情况后直接摇头:"这种特殊孩子应该去专门学校,我们这里不合适。"

"可是他现在已经会认字了,也能跟上课程……"阿婆急切地解释。

校长打断了她:"大姐,您别为难我们。万一出点什么事,我们承担不起责任。"

就这样,阿婆带着明轩跑遍了全市的小学,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答。有的校长客气一点,有的直接就把他们轰出来。明轩每次都看到阿婆失望的眼神,心里难受得要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所偏远的向阳小学愿意接收明轩。校长是个快退休的老头,心软,说:"试试看吧,但如果跟不上,还得转走。"

明轩以为终于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了,但现实比他想象的残酷得多。

第一天上课,他刚坐下,后面的同学就开始小声议论:"就是他,那个傻子。"

下课后,几个男孩围住了明轩,学着他以前说话结巴的样子:"你……你……你好……呀!"

明轩的脸涨得通红,想解释自己现在说话已经不结巴了,但那些孩子根本不听,反而笑得更厉害了。

更过分的是,他们趁老师不在时,故意推倒明轩刚写好的作业本,把墨水洒得到处都是。明轩含着眼泪重新写,他们又推倒。如此反复,明轩每天都要在学校受尽折磨。

最让人心疼的是,这些孩子还会动手打人。明轩不敢还手,每天回家都是鼻青脸肿的。阿婆看到了,心疼得直掉眼泪,但明轩总是说:"阿婆,我没事,我能坚持。"

为了给明轩买教科书和学习用品,阿婆开始拼命干活。白天在学校扫地,晚上还要去饭店洗碗,有时候甚至要干到半夜。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身体本来就不好,这样折腾下来很快就撑不住了。明轩看到阿婆越来越瘦,走路都开始发颤,心里的愧疚感越来越重。

更要命的是,阿婆的儿子和儿媳妇对这件事越来越不满。

儿子回家看到母亲累得连饭都做不动了,终于爆发了:"妈,您这是何苦呢?为了一个外人,把自己折腾成这样!"

儿媳妇更是直接:"妈,您看看自己,都瘦成什么样了?那孩子就是个无底洞,您填再多也填不满!"

就连孙子志强也开始埋怨:"奶奶,您别管他了,我们家本来就穷,您还要养活他……"

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明轩心上。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个负担?阿婆为了他付出这么多,值得吗?

最痛苦的是,学校里的老师也开始对他不耐烦了。明轩虽然认识了一些字,但学习速度确实比别人慢,老师讲一遍他听不懂,讲两遍还是糊涂。

班主任终于忍不住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李明轩,你这样下去不行,要么跟上进度,要么就别来了。"

那一刻,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明轩身上,有嘲笑,有同情,更多的是厌烦。明轩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受伤的小动物,被所有人围观着。

他开始怀疑,也许父母说得对,也许他真的就是个废物,一个只会拖累别人的废物。

04

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了。明轩咬着牙坚持着,阿婆也默默承受着家里的冷言冷语。两年后,奇迹终于出现了。

那是明轩五年级的期中考试,当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全班都安静了。明轩的语文考了62分,数学考了68分—— 他竟然及格了!

班主任拿着卷子,满脸怀疑:"李明轩,这真是你自己做的?"

明轩激动得脸都红了:"老师,真的是我自己做的!"

老师不相信,当场重新出了几道题让明轩做。当明轩一笔一画地写出正确答案时,这个教了二十多年书的老师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一个曾经被诊断为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竟然真的能够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

消息很快传开了,连校长都跑来看明轩的卷子。那些曾经欺负过明轩的同学,现在都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阿婆得知消息后,激动得眼泪止不住往下流:"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们明轩不笨!"

邻居们也开始改变看法了。以前他们说阿婆糊涂,现在却开始夸她有眼光:"老王家这婆婆真是慧眼识珠啊!"

更让人感动的是,随着明轩的进步,他和阿婆的关系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十三岁的明轩已经能够给阿婆读报纸了。每天晚上,两人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明轩一字一句地读着报纸上的新闻,阿婆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这个场景让人想起两年前阿婆教他认字的情形,只是现在角色完全颠倒了。

最让明轩意外的是,阿婆的孙子志强态度也开始转变了。

那天,几个高年级的学生又来欺负明轩,志强突然冲了过来:"你们干什么?欺负人算什么本事?"

从那以后,志强不仅不再排斥明轩,甚至开始主动保护他。看到明轩每天帮奶奶干活,从不抱怨,志强心里也有了愧疚:这个比自己小的孩子,比自己更孝顺奶奶。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明轩以为苦日子终于要过去了。

但命运总是喜欢在人最有希望的时候给出最沉重的打击。

那是一个平常的周末,六十五岁的阿婆正在厨房里给明轩做饭。突然,明轩听到厨房里传来一声闷响。

他跑过去一看,阿婆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已经失去了意识。

"阿婆!阿婆!"明轩吓得大哭,赶紧喊来邻居,把阿婆送到了医院。

医生检查后说是脑中风,需要立即手术,费用至少要五万元。

这对一个月收入只有几百块钱的清洁工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阿婆的儿子建国赶到医院,听到这个数字后脸色煞白:"五万?我们家哪来的五万?"

更让明轩绝望的是,建国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妈都这把年纪了,就算治好了还能活几年?不如……不如就算了吧。"

"不行!"明轩跪在建国面前,"叔叔求求您,救救阿婆吧!她对我那么好……"

建国冷冷地看着明轩:"小子,你以为你是谁?我妈对你好,但你能给我们家带来什么?现在倒好,我妈为了你累成这样!"

说着,他粗暴地把明轩推开:"从现在开始,你别再来我们家了。我妈醒不醒得过来还不知道,你这个累赘别再拖累我们了!"

明轩被赶出了医院,无家可归,只能蜷缩在医院走廊的角落里。

他透过重症监护室的玻璃窗,看着躺在病床上插满管子的阿婆,眼泪如断线珍珠般落下。

唯一疼爱他的人即将离开,而他连陪伴的资格都被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