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卖镇国重器给沙特,美国为何没拦住?

前言:1988 年震惊世界的 “东风交易”大家可能不知道,1988 年春天,一则关于中国军火交易的消息,让整个世界都炸了

前言:1988 年震惊世界的 “东风交易”

大家可能不知道,1988 年春天,一则关于中国军火交易的消息,让整个世界都炸了锅 —— 中央电视台在转播七届人大会议期间,意外披露 “中国已应沙特要求,售出一批非常规地地导弹”。

要知道,那时候冷战还没落幕,全球局势就像拉满弦的弓,一点动静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中国当时手头的 “镇国重器” 本就不多,居然敢把这种级别的武器出口到中东?更让人费解的是,一直盯着中东动向、动辄干涉他国军购的美国,这次居然没出手阻止?今天小陈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场改变中沙关系、甚至影响中东格局的 “东风交易”,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中沙:从 “敌对” 到 “暗生好感”,一场印巴战争成关键转折

说起来,中沙两国能走到一起做这笔交易,在当时几乎没人能想到 —— 因为在 70 年代之前,咱们和沙特的关系不仅不好,甚至带着点 “敌对” 的意味。

冷战初期,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在他们眼里,不信教的中国就像 “异类”;而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沙特也属于 “敌对阵营”,因为那时候沙特和台湾当局走得很近,还屡屡以最高规格接待台湾方面的人。哪怕当年万隆会议期间,两国领导人互相示好,但距离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还差着十万八千里,这种敌对状态一直持续到 1965 年。

改变这一切的,是 1965 年的印巴战争。那年 9 月 6 号,印度为了吞并克什米尔,一下子投入了 80% 的兵力,巴基斯坦军队节节败退,眼看就要撑不住了。可当初跟巴基斯坦签了军事同盟条约、许诺保护它安全的美国,却选择了 “作壁上观”,甚至还宣布对巴基斯坦实施武器禁运 —— 这一下,直接把巴基斯坦推向了亡国的边缘。

作为巴基斯坦的战略盟友,沙特对美国的 “背信弃义” 特别不满。沙特国王费萨尔三次召见美国大使,质问他们为啥袖手旁观,可不管怎么说,都没法挽回巴基斯坦在前线的颓势。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向巴基斯坦伸出了援手 —— 咱们不仅给巴方提供了武器支援,还在国际上声援巴基斯坦,帮它扛过了最难熬的阶段。

中国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巴基斯坦的 “铁哥们” 情谊,也让沙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沙特第一次发现,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家,和美国不一样,不会随便许诺,更不会在盟友危难时 “落井下石”。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沙特对中国的好感开始萌芽,为二十多年后的 “东风交易” 埋下了伏笔。

二、沙特的 “安全危机”:伊朗步步紧逼,求购美国导弹碰壁后,目光转向东方

时间来到 80 年代,沙特的日子又不好过了 —— 两伊战争爆发,伊拉克和伊朗打得不可开交,还把周边国家拖进了 “池鱼之灾”,沙特就是其中之一。

1984 年 2 月,伊朗突然指责 “阿拉伯世界暗中给伊拉克送原油”,二话不说就摧毁了多艘沙特邮轮;没过多久,伊朗又放话出来,要轰炸沙特东海岸的石油基地 —— 要知道,石油可是沙特的 “命根子”,这无疑是掐住了沙特的喉咙。更过分的是,当年 6 月 5 号,伊朗直接派了一架 F-4 战斗机闯入沙特领空,逼得沙特出动几十架战机升空对峙,差一点就擦枪走火打起来。

从那以后,伊朗就像一颗 “定时炸弹”,时时刻刻悬在沙特头上,沙特王储和政府官员每天都寝食难安。他们太需要一种武器了 —— 这种武器平时能镇住场面,提高军民士气;真要是动起手来,又得是伊朗拦不住的 “大杀器”,让伊朗不敢随便挑衅。

按照这个需求,沙特首先想到的是美国。毕竟那时候美国是沙特的 “传统盟友”,而且军事实力强,手里肯定有合适的武器。沙特驻美大使马上向美国提出,想购买 “长矛弹道导弹”—— 可没想到,美国一口就拒绝了。

为啥拒绝?关键还是因为以色列。沙特和以色列离得太近了,“长矛导弹” 虽然是用来威慑伊朗的,但对以色列来说,也是潜在威胁。而美国政府长期被犹太财团影响,任何可能威胁以色列的进攻性武器,都绝不会卖给阿拉伯国家,沙特自然也不例外。

求购美国导弹碰壁,沙特陷入了 “求武无门” 的困境。就在这时候,沙特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说了一句话,让事情有了转机:“或许我们可以找中国试试。” 那时候中沙还没建交,但苏尔坦亲王心里清楚,中国不仅可能有这种级别的武器,而且中国做事向来 “不附加条件”—— 不会像美国那样,卖个武器还得管人家的内政,更不会因为第三方(比如以色列)就随便变卦。

沙特国王法赫德一听,觉得这话在理,立刻拍板:让苏尔坦亲王全权负责,跟中国秘密谈这笔军火交易,还专门给项目取了个代号 “有损”(文档原文表述,此处保留)。一场跨越亚欧大陆的秘密交易,就这么提上了日程。

三、秘密谈判 18 个月:从沙漠基地到北京,东风 - 3 如何成为沙特的 “定心丸”?

1986 年 12 月,中沙两国的代表悄悄聚到了沙特南部的一个空军基地 —— 之所以选在这里,就是为了保密,怕被美国或以色列发现。接下来的整整一周,双方都在围绕 “交易细节” 展开讨论:比如具体要哪种型号的导弹、后勤怎么保障、价格多少、后续怎么培训沙特的操作人员…… 每一个环节都谈得特别细致。

最后,双方敲定了 “有损项目” 的大纲,咱们的 “东风 - 3 导弹” 被正式列入交易清单。可能有朋友不清楚,东风 - 3 到底是啥级别的武器?小陈给大家说说它的参数:这是一种机动式、单级液体燃料推进的弹道导弹,既能搭载 2150 公斤的常规弹头,也能装 100 到 300 万吨 TNT 当量的核弹头 —— 光听这个当量,就知道威力有多猛了。

更关键的是射程:东风 - 3 的最大射程能到 2650 公里。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沙特把它部署好,整个中东都在它的火力覆盖范围内 —— 从伊朗的主要城市,到以色列全境,甚至印度北部、苏联西部,都逃不开这份威慑。而且东风 - 3 的飞行速度特别快,如果只在中东地区用,防御方根本没多少预警时间,基本上拦不住。

说实话,一开始沙特只是想要一款 “能威慑伊朗” 的武器,可东风 - 3 的性能,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沙特代表团一看这参数,心里别提多满意了 —— 这不就是他们要找的 “定心丸” 吗?

1987 年 2 月,沙特代表团悄悄来到中国,在北京又进行了几轮谈判后,东风 - 3 的采购事宜终于落定。咱们还特意邀请代表团去了导弹基地,让他们亲眼看看东风 - 3 从推出洞库,到进入发射程序的全过程。要知道,东风 - 3 是 1971 年列装服役的,这还是首次有外国外宾能近距离观摩它的操作 —— 沙特代表团成员看完后特别感动,觉得中国是真的信任他们,没把他们当 “外人”。

最后双方约定:1987 年下半年,中国会帮沙特在南部沙漠边缘的苏莱伊勒,搭建东风 - 3 的部署基地。没过多久,在咱们中方人员的帮助下,沙特就在杳无人烟的沙漠里,悄悄建起了一座导弹反击堡垒 —— 整个过程做得特别隐蔽,连美国的卫星都没发现异常。

还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沙特给中国的 35 亿美元款项,全是用现金支付的;而且导弹设备运输的时候,为了避开美国的侦察,沙特甚至故意把装导弹零部件的船,停在美国货船旁边,借着美国货船的 “掩护”,把设备运到自己严密控制的港口。不得不说,为了保住这笔交易,中沙双方都花了不少心思。

四、曝光后的风波与 “东风威慑”:美国施压无效,1990 年它成了沙特的 “护身符”

可再秘密的交易,也总有曝光的一天。1988 年 3 月,《华盛顿邮报》率先披露了 “中沙导弹交易” 的消息,紧接着《飞行国际》等国际防务期刊也跟着报道 —— 这下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把东风 - 3 卖给沙特了。

美国政府一下子就炸了锅,立刻发表声明警告,说沙特买东风 - 3 是 “对以色列的威胁”,还呼吁对中沙两国实施严厉制裁;以色列更狠,直接放话 “不排除对沙特导弹基地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为了给沙特施压,美国甚至召回了驻沙特的大使,美沙关系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但这次,沙特国王法赫德没像以前那样妥协 —— 他彻底看清了美国和以色列的 “霸权嘴脸”,不仅没屈服,反而跟中国走得更近了。1990 年 7 月 31 号,中沙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 这一下,等于狠狠打了美国和以色列的脸,可他们除了嘴上 “叫嚣”,也没别的办法,总不能真的对沙特动手。

更让沙特庆幸的是,东风 - 3 很快就发挥了作用。1990 年 8 月 2 号,也就是苏莱伊勒导弹基地刚运转没几个月,伊拉克突然出兵进攻科威特,短短一天就吞并了科威特全境,大军直逼沙特东部边界。眼看战火就要烧到自己家门口,沙特立刻启动了苏莱伊勒基地的战备程序 —— 多枚东风 - 3 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沙特电视台还特意把东风 - 3 战备的画面播了出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看到后,心里也犯了嘀咕:他知道东风 - 3 的威力,真要是打起来,伊拉克根本扛不住。后来沙特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在采访中亲口承认:“在当时那种一触即发的局势下,东风 - 3 是让伊拉克不敢轻举妄动的重要筹码之一。”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沙特没从中国买到东风 - 3,面对伊拉克的大军压境,它可能只能再去求美国 —— 可美国会不会像 1965 年对巴基斯坦那样 “袖手旁观”,谁也说不准。从这个角度看,东风 - 3 不仅是沙特的 “威慑武器”,更是它的 “安全护身符”。

五、从 “东风交易” 看中国崛起:打破 “中心 - 外围” 秩序,我们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聊完 “东风交易” 的来龙去脉,小陈想跟大家聊聊更深层的东西:为啥中国能做成这笔交易?为啥美国拦不住?其实这背后,藏着中国崛起的 “不一样逻辑”。

可能有朋友听过一个理论,叫 “中心 - 外围” 理论,是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来的。他说,在当今世界秩序里,美国是 “中心”,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被美国视为 “外围”——“中心” 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和规则制定权,在国际贸易中赚大头;“外围” 国家只能卖初级产品,还得看 “中心” 的脸色。

就像二战后,美国成了西方世界的 “核心”,手里握着军事霸权和美元霸权,哪怕三次金融危机都爆发在美国本土,最后遭殃的却是其他国家 —— 因为美国能 “绑架世界”,把危机转嫁给 “外围” 国家。这种秩序,美国维持了几十年,直到中国的出现,才被慢慢打破。

为啥中国能打破?因为我们走了一条 “不选边站” 的路 —— 我们既是 “外围” 发展中国家的伙伴,也是 “中心” 西方发达国家的伙伴,说白了,就是 “自成中心”。

比如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搞 “全方位制裁”,可 2023 年俄罗斯的 GDP 反而增长了 3.6%,还超越德国成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没跟着西方 “同流合污”,而是继续跟俄罗斯做正常贸易,帮俄罗斯稳住了经济。这让 “外围” 国家明白:原来除了西方,他们还有别的选择,不用再为了发展,被迫向美国低头、放弃主权。

对 “中心” 国家来说,中国同样重要。这些年总有些西方政客喊着 “要跟中国脱钩”,可现实是,连美国都做不到 —— 就像前段时间,中国嫦娥六号从月球带回月壤,美国 NASA 局长第一时间就说 “希望中国分享月壤”,结果咱们以 “美国有沃尔夫条款,禁止中美科技交流” 为由拒绝了。这事儿也说明,现在美国在经济和科技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其实比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要深。

可能还有朋友会问:世界上 “外围” 国家那么多,为啥只有中国能成功?答案就藏在咱们的 “现代化路径” 里 —— 中国的现代化,是 “前无古人” 的。

比如人口规模: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要让这么多人实现现代化,难度可想而知。像印度也是人口大国,可至今还没消除种姓制度、性别歧视这些封建陋习,严重阻碍了发展;而中国不仅做到了,还在 2021 年彻底消除了极端贫困 —— 要知道,改革开放初期,咱们有 7.7 亿贫困人口,相当于每年要让 1000 多万人脱贫,这可是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数!

再比如 “绿色发展”:以前西方总拿 “气候问题” 裹挟中国,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甚至说 “中国人过上和美国人一样的好日子,就是世界性灾难”。可现在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幅,超过了世界所有国家的总和;2021 年,咱们只用 3% 的能耗增速,就支撑了 6.6% 的 GDP 增速 —— 反观美国,只占全球 5% 的人口,却消耗了 23% 的能源,谁在真正 “爱护地球”,一目了然。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崛起是 “和平的崛起”。回顾历史,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崛起,靠的是殖民、掠夺,可中国不一样 —— 我们的崛起,不仅没伤害过任何国家,反而给其他国家带去了发展机遇。就像 “东风交易”,咱们卖武器给沙特,不是为了控制它,而是帮它维护安全;现在咱们搞 “一带一路”,也是为了和其他国家 “合作共赢”,不是搞 “霸权”。

美国总用 “零和思维” 看世界,觉得别人发展了,自己就会吃亏;可中国明白,世界不是 “你输我赢” 的游戏,只有大家一起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这些年,中国一直秉持 “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的理念 —— 不卑躬屈膝求施舍,也不高高在上搞独大,对大国讲平等,对小国讲尊重。

所以,中国的朋友越来越多,不是因为我们 “耍了什么手段”,而是因为这才是世界本该有的样子 —— 就像 1988 年那场 “东风交易”,中国和沙特跨越意识形态、地理距离,用信任换来了双赢。未来,随着中国继续走自己的路,相信会有更多国家明白:和平发展,才是人类的共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