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南亚战火又起,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近日惨烈开打。
据新华社等报道,本次冲突的导火索是巴基斯坦军队因为近期巴塔(TTP)袭击造成的重大伤亡,仅仅在10月8日开普省库拉姆县的战斗中,巴军就有大约16名士兵阵亡。
9日晚间10日凌晨,巴基斯坦出动枭龙等战机,越境对阿富汗境内的巴塔据点发动大规模空袭,将冲突从境内反恐升级为跨境军事打击。
当地时间11日深夜至12日,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在两国边境地区交火。随后,巴基斯坦方面关闭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两个主要贸易口岸和多处次要交通线。
不到三天的交火很激烈,双方均表示自己给对方造成了重大损失。
——巴基斯坦军方12日表示,巴方23名士兵和超过200名阿富汗塔利班成员及其战斗人员在夜间的边境冲突中死亡。
——而阿富汗方面则表示,夺取了25个巴基斯坦军方哨所,58名巴基斯坦士兵被打死,另有30人受伤。
据观察,这是2021年塔利班重新夺取阿富汗全国政权后,两国间爆发的最激烈的一次冲突。
尤其让人痛心的是,巴基斯坦与塔利班还曾有着特殊关系——事实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直被认为是兄弟之国,当年塔利班的崛起,就与巴基斯坦方面的扶持有重要关系。
因此,按理说,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关系如此之好,为何会大打出手呢?
而且,还是如此惨烈地干了起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主要矛盾和原因有三:
其一,“杜兰德线”历史边界分割线,让民族问题成为巴方不可能触碰的敏感点
这是两国之间的根本矛盾,这是殖民时代遗留下的老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1893年,英国殖民者为了巩固在印度西北的统治,强行划定了这条长达2450公里的边界,硬生生把普什图族的传统聚居区一分为二,一半划入英属印度(即后来的巴基斯坦),另一半留在阿富汗。
但是,这个边界线问题,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一直争论不休,尚无定论。
阿富汗历届政府都拒绝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阿富汗认为杜兰德线人为地割裂了普什图族的领地,一直强调这是殖民者强加的“民族割裂线”,所以他们从没有正式承认过这条边界线。
然而,巴基斯坦作为英国殖民遗产的继承者,则坚决维护这条边界,并完全继承了这条1893年英属印度划定的边界,造成两国长期的领土和民族认同分歧,是巴阿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为日后所有冲突埋下了伏笔。
另外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上述的普什图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人口接近6000万,是阿富汗最大的民族,同时也是巴基斯坦第二大民族。
也因为这条线,又引出了更现实的跨国民族问题,特别是对巴基斯坦而言,普什图人是一个共同体,虽然分居两地,但在心理和民族认同上,更偏向其祖地阿富汗,而让巴基斯坦大伤脑筋,即使由有边界线的区隔,但是很难阻碍两方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历史上,阿富汗曾支持巴基斯坦境内普什图人的民族自决权,这种“泛普什图主义”的倾向,让巴基斯坦时刻警惕,担心本国境内的普什图人受到鼓动,从而危及国家统一。这种不安全感,让巴基斯坦对阿富汗的一举一动都格外敏感。
其二,从“兄弟+盟友”到“对手”的快速反转,被背刺的巴方十分恼火
最让巴基斯坦感到挫败的,是它和自己曾经支持的阿富汗塔利班关系的转变。
巴基斯坦曾是阿塔的重要支持者。2021年阿塔重新掌权时,巴方一度以为“战略纵深”的梦想成真了。
其中它对阿塔有一个最核心的诉求:坚决打击并清除藏身于阿富汗的巴基斯坦塔利班(TTP)。
TTP是一个与巴政府为敌的恐怖组织,近年来对巴基斯坦境内发动了无数次致命袭击,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安全威胁。
据伊斯兰堡智库安全研究中心称,今年前三个季度至少有2414人死亡。巴基斯坦安全与社会保障部(CRSS)在上个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表示,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2025年可能成为巴基斯坦最致命的年份之一。去年,至少有2546人在袭击中丧生。
然而,出于意识形态的亲近和内部部落关系的羁绊,阿塔政权并未满足巴方的要求,与TTP保持着暧昧关系。
比如,2001年开始,阿塔在阿富汗与美军战斗,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补给线,同为普什图族聚集的巴基斯坦部落区,自然而然就成了阿富汗塔利班的避难所、疗伤地和招募中心,也成了巴基斯坦极端武装组织诞生的温床。同时,近年巴基斯坦多次公开表示,有充分证据显示,巴塔高级领导层长期在阿富汗境内自由活动,并在阿塔的默许甚至是庇护下,建立营地、招募人员、策划袭击,等等。
也就是讲,在民族情结和意识形态的认同、以及对杜兰德线的质疑等方面,阿富汗对巴塔一直暗通款曲,甚至是明目张胆去支持,对巴方所说的配合他去打压巴塔这一反恐目标,阿富汗基本没当回事,在巴方看来,就是一个极其消极的敷衍态度。
故而,这种“被背刺”的感觉,让TTP问题成为当前双方最直接、最尖锐的矛盾。
其三,印度搅动下,巴方地缘战略受到严重冲击,必须要严重敲打阿塔
据悉,在2001—2021年间,印度也一直在支持阿富汗前政府,并且是该前政府的主要支援国和战略合作伙伴,这被巴基斯坦视为印度在对自己进行“战略包围”,也相当于破坏了 巴基斯坦拉拢阿富汗的战略构想。
于是,两国在阿富汗战场上打了一场残酷的代理人战争——巴基斯坦被指通过支持塔利班来扩大影响力,而阿富汗前政府则被指控默许印度支持的反巴武装利用其领土活动。双方都通过扶持对方境内的势力,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却充满血腥的长期消耗战。
同时,众多官媒报道表明,从上次印巴代理人战争失利后,印度也一直没闲着,一直通过经济援助等方式与阿塔政权保持着持续的联系,不然这次阿塔负责人穆塔基也不会突然去印度访问6天,说明印度对于争夺阿富汗从来就没有放松过。
另据澎湃新闻等报道:
10月9日,阿富汗外长穆塔基抵达印度,展开为期一周的访问。这是阿富汗塔利班(阿塔)2021年重新执政以来,对印度展开的最高级别访问。
10月10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新德里会见阿富汗外长穆塔基并宣布 “重建外交关系”,并将印度驻喀布尔技术小组升级为印度驻阿富汗大使馆,更是直接击中了巴基斯坦的战略焦虑核心。
苏杰生在会谈中明确表示“印度致力于阿富汗的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更紧密的合作有助于阿富汗发展与地区稳定”,这一表态背后,是印度时隔多年后重新强化对阿富汗的官方影响力。这不得不让巴基斯坦紧张起来。
这已经变成明晃晃的印阿携手的重大事件了,已经不是简单的背刺那么简单了,让巴基斯坦情何以堪啊?
阿塔政权不但不帮助自己去反恐,反而直接蹬鼻子上脸跟印度紧密抱团而官宣,严重刺激了巴基斯坦的相关敏感神经,这可能就是直接本次令巴基斯坦对阿富汗发动空袭的一个直接的导火索。
毕竟,多年来一直作为自己小弟的阿塔政权,在上述的背刺之外,一个以前和五七空战中被自己两次打败的印度,稍微勾了一下手指,就直接去投怀送抱了,相当于公然将巴基斯坦按在地上使劲摩擦了,巴基斯坦不暴跳如雷才怪,必须要给阿塔政权一些教训。
诚然,这也是导致巴基斯坦跨境空袭阿富汗的一大动力,可是,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如此。
其中,业已在地缘的竞争和博弈上,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三者之间,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态势和格局。
譬如:
在巴基斯坦层面,打消和遏制巴塔、阿塔和印度之间的勾连,在边境反恐和战略纵深上确实都会现实的好处,巴基斯坦不可能轻易放弃。
对印度来讲,以前虽然一直在推动由美西方支持的阿富汗前政府在主导权的争夺中失利了,但考虑到跟巴基斯坦的世仇和地缘需要,策反巴塔和拉拢阿塔,以便对巴方达成围攻之势等,印度也将会不断拱火去压制巴基斯坦。
就阿富汗来说,尽管巴基斯坦以前帮助了他,但是阿塔政权也不想一直作为巴方的附庸国,也想实现战略自主,近日出访俄罗斯和被俄罗斯第一个承认自己的政权,以及6天访问印度等,皆是这一想法上的表现。
再加上普什图人同宗同源,在骨子里就不会去对巴方口中的恐怖分子——巴塔会由任何的排斥,也不会去遵循巴基斯坦的打压需求。
等等
这个变化,已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方就能继续相守得了的。
有鉴于此,总体上看,这一幕确实有点讽刺,巴基斯坦为了帮助阿富汗,曾经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财力物力去帮助阿富汗塔利班,可是在他们正式上台后不久,又再次与印度眉来眼去,而让巴基斯坦伤心不已。
所以,这次巴基斯坦空袭阿富汗,是反恐,但不止于反恐,更是对阿塔与印度关系升温的一次严重警告。
如果印度在阿富汗的影响力上升,毫无疑问会被巴基斯坦视为一种东西两线受敌的巨大威胁,借打击TTP恐怖分子的理由,展示跨境打击的军事能力和决心,巴基斯坦是在警告阿富汗,如果与印度走得太近,将面临严重后果。
说白了,印度的介入,严重破坏了巴阿之间以前固有的体系,打破了巴方先前战略纵深的构想,这是巴基斯坦不能容忍的。
写在最后:
如上所述,本次巴基斯坦派出枭龙战机突然跨境空袭阿富汗塔利班,虽然表面上说是一次针对巴塔的反恐行动,但实质上是一次敲打边境民族问题和对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的警告行动。
但由于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三方之间复杂的地缘利益等博弈,这样的冲突未来可能还会出现,而导致南亚局势出现许多新的变化。
如上,三方相互深度博弈,皆为各自利益需要下的攻守进退。
总的来看,这次边境交火,表面上是因空袭引发的军事冲突,深层里却是历史边界争议、地缘零和博弈、以及反恐期望落空三大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要这些结构性问题不解决,巴阿边境的枪声就很难彻底平息。
此外,当下南亚地区既往的安全构架已经被打破,而新的、稳固的秩序仍未建立,这种不稳定可能会直接威胁到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尤其是经过开普省、俾路支省等巴政府掌控力相对较弱的部落区的项目,对东大而言,确实也是一个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