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0秒车底连续爆燃,MEGA如何达国标?

文丨李皙寅 花生短短10秒,一辆55万元的理想MEGA就被大火吞噬,只剩焦黑的铁架。根据现行国标,动力电池热失控5分钟内

文丨李皙寅 花生

短短10秒,一辆55万元的理想MEGA就被大火吞噬,只剩焦黑的铁架。

根据现行国标,动力电池热失控5分钟内不得起火爆炸,还必须提前发出报警信号。从300秒到10秒,为何逃生窗口被极限压缩?

10月23日深夜,上海徐汇区的自燃视频刷爆互联网:车辆无碰撞、无剐蹭,正常行驶中车底突然窜出火花,10秒内火苗吞噬车身。

理想汽车官方回应称“全员安全离车,车门顺利打开”,但车主通过律所声明反驳“后排电动车门无法开启,仅能从副驾逃生”。

更令人费解的是,理想汽车今年5月曾公开宣称,2022年及以后上市的车型均提前满足2026年7月才实施的新国标(GB38031—2025)。

无论是新国标的“不起火、不爆炸”,还是现行国标的300秒逃生窗口加警告。相比之下,这款“提前达标”车型遭遇自燃时,留给车主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到底为什么会爆燃得这么快?车辆到底发生了什么?车门到底能不能正常打开,让驾驶员顺利脱困?

这一次没有伤亡,下次能否还是如此幸运?这次可以是这辆MEGA,那其他的MEGA呢?这次可以是理想的车,那其他车呢?没有人想一边开车,随时做好10秒逃生的准备。

公众需要明确的答案,因为这攸关每一个人的出行安全。

不够用的逃生倒计时

所有在售的电动汽车,都有一个国标的“逃生时间”,时长300秒。

现行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T31498-2021要求,动力电池热失控后,允许动力电池起火爆炸,前提是:必须给车主留够5分钟逃生时间,还得提前发出报警信号。

动力电池起火分两种情况:要么是外部问题(过充、快充功率过大、碰撞刮蹭),要么是内部问题(电池生产质量不稳定导致内短路)。不管哪种情况,一旦触发热失控,就像推倒多米诺骨牌,单个电芯燃烧会瞬间引爆相邻电芯。

热蔓延由很多因素决定,远远要比实验室的环境复杂得多。同时,在发生车辆事故时,并不会存在一个嘀嗒嘀嗒的定时器。

且不论这次事件中,逃生窗口数以秒计,就算是300秒的倒计时,在现实里也完全不够用。

一、《安全要求》标准给出的测试条件太宽松了。正面撞击速度≥50公里/时,侧柱撞击速度≥32公里/时,低于城市高架路段非高峰期的车速。

二、有的车企为了压成本,用的是薄如纸片的电池防护材料,热管理系统也敢简化,只求“刚好通过实验室测试”,真实场景下的安全冗余几乎为零。

三、如上标准也没有考虑到车内人员昏迷失能或被困(拉不开门把手等)特殊情况所需的更长救援时间。

说白了,5分钟是行业的及格线,绝对不是车主的保命线。这次理想MEGA的车主能逃出来,靠的是运气,不是那个写在国标里的5分钟承诺。

这也就是本次事件中最大的争议点,为何燃烧发生得这么“突然”?

新国标来了:从让你逃到不让烧

对逃生时间不够用的问题,行业内是有察觉的。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已经敲定,2026年7月1日起,所有新车都得按这个标准来。新版国标有三项硬指标:

①电池热失控后,必须“不起火、不爆炸”;

②热失控开始后5分钟内,必须发出报警信号,而且有毒烟气不能跑进车里;

③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相当于15公斤的重物从1米高砸下来)和“300次快充后短路测试”,用来模拟日常底盘剐蹭和长期使用后,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单看这些要求,确实比以前严多了,像是给电池装了防火墙。

今年5月,理想汽车官方还曾发布称,2022年及以后上市的车型均提前满足动力电池新国标。这或许是最早出现“自燃”的新国标达标车型。

现在买车要等吗?不用,但得学会避坑

是不是得等到明年7月之后再买车?倒也不用。

不少头部企业早就提前达标了。

以动力电池主流供应商为例,大多都早有技术储备。

比如,宁德时代(300750)推出的神行电池采用硅酸锰锂正极材料,在保持三元锂电性能优势的同时,实现针刺测试不起火。

比亚迪(002594)通过刀片电池的长电芯排布与蜂窝状结构,在磷酸铁锂体系中实现“热失控不扩散”。

吉利(00175)旗下的电池业务公司吉曜通行推出的神盾金砖电池,在新国标的基础上提高了安全门槛,获得2025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标通过强制安全标准推动技术升级,具备材料创新、工艺优化能力的企业将抢占先机,而低端产能面临淘汰。

热管理与电池防护成关键赛道。比如,银轮股份(002126)、三花智控(002050)等企业能通过集成模块化方案提升电池温控效率;星源材质(300568)、贝特瑞(835185)也有新材料技术延缓热蔓延、推迟热失控。

虽然距离国标落地还有大半年时间,但已经有不少车企用上了新国标的产品。

买车时可以优先选择明确标注满足 GB38031-2025 标准的车型,这类车在热失控防护、撞击安全等方面更有保障。

当然,选了新国标车型,也需记住:安全驾驶永远是第一道防线。新国标能应对日常剐蹭和轻微碰撞,但高速剧烈撞击仍是现有技术难以100%覆盖的场景。

面对安全事故,资本市场总是敏感的。10月24日,理想汽车(02015.HK)港股股价下挫2.07%,报收85.1港元。随后,美股(NASDAQ:LI)下跌1.39%,报收21.92美元,均为近几个月低点。理想汽车总市值约为1575亿元。

MEGA现售车型均搭载由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共同研发的麒麟电池,采用三元锂材料,电芯由宁德时代生产。

如果自燃事件持续发酵,或许会引发消费者对电池安全可靠性的疑虑,进而影响资本市场宁德时代,这家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判断。

电动车安全,不能只靠国标

丘吉尔说过,不要浪费每一场危机。放在电动汽车安全上,这句话再贴切不过。

理想MEGA的10秒爆燃,不该只是一条“热搜新闻”,也不该是“电车不安全”的口水战,更不该是一场车企品牌之间的攻讦战。

它该成为行业的一盆冰水,让行业好好想想:到底为什么会爆燃得这么快?车辆到底发生了什么?车门到底能不能正常打开,让驾驶员顺利脱困?现有标准里还有哪些没覆盖到的盲区?

如今,中国市场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早已不是小众选择,而是千万家庭的日常出行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起火、逃得掉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安全生产里有句糙话:“所有安全铁律背后,都是血的代价”。从5分钟逃生倒计时到不起火不爆炸,新国标的每一次升级,都藏着车主的担忧;企业提前达标、主动公开测试报告,也不是营销噱头,而是必须扛起来的责任。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用因为一场事故就否定所有电动车,也不用傻傻等到明年7月。可以选择那些早早就把安全做在前面的品牌,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这场事故,乃至任意一起事故的最终调查结果,都值得每个人盯着。希望每一次事故的教训,至少能让电动车的安全边界往前多走一步。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评论列表

你 菠萝买不起
你 菠萝买不起 13
2025-10-27 09:50
现在你们知道李想为啥要买燃油车了吧?[得瑟]
天仙宝宝805187050
天仙宝宝805187050 8
2025-10-26 22:17
反正我是不会买这样不成熟的东西,我是不会让我的家人坐在随时可能爆炸💥的电池上,爱护家人珍爱生命
库库雷利亚
库库雷利亚 3
2025-10-26 18:40
只有10秒,7人车坐在第三排的能不能顺利逃脱?
由零开始
由零开始 3
2025-10-26 22:11
有钱大晒!有钱能使鬼推磨,给钱就达标了,给钱什么标准都能拿到…
深井冰
深井冰 2
2025-10-26 22:49
。。。国标。。。搞笑,国标,要求300秒,人家做不到怎么办?把董事长杀了还是公司充公?物理特性决定了电鸡就是潜在炸弹,国标能扭转物理特性了?[得瑟]牛逼大了
∝。Soつ流水ノ年长
∝。Soつ流水ノ年长 2
2025-10-26 21:09
恕我孤陋寡闻,现在三元锂有能过针刺的吗[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