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潘金莲只与西门庆在一起15天,就对武大郎起了杀心?武松心知肚明

《水浒传》中,除了梁山好汉之外,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是哪些?对于笔者而言,无疑是登场于“武十回”中的那些人,尤其是“武松

《水浒传》中,除了梁山好汉之外,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是哪些?

对于笔者而言,无疑是登场于“武十回”中的那些人,尤其是“武松回乡”这段剧情中登场的那些角色,堪称个个都特点鲜明。

西门庆无耻,潘金莲风流,王婆卑鄙,郓哥鸡贼,何九叔为人老道,施耐庵对角色的刻画当真的绝了。

不过你可能发现了,笔者还漏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人,也就是武大郎,他该如何定义?是“老实”,还是“可怜”?

(潘金莲、武大郎剧照)

或许你重读原著,就会对武大郎这个角色有截然不同的认知,比如为何潘金莲只与西门庆在一起15天左右的时间,就对武大郎动了杀心?或者说,这丈夫为何就非杀不可?

一、一年的夫妻

武松回乡之后,才知道哥哥身边多了一个貌若天仙的嫂嫂,而书中提到,武松离家已经有一年之久,潘金莲嫁来他们家,也几乎是一年的时间。

尽管潘金莲不怎么待见这丈夫,但通过武松回乡之后,他们三人之间的对话,也不难看出,至少此时潘金莲和武大郎之间还能维持表面的和谐。

比如这段对话就很直观:“武大叫一声:‘大嫂开门!’只见芦帘起处,一个妇人出到帘子下,应道:‘大哥,怎地半早便归?’武大道:‘你的叔叔在这里,且来厮见。’武大郎接了担儿入去,便出来道:‘二哥,入屋里来和你嫂嫂相见。’……那妇人叉手向前道:‘叔叔万福。’”

你看,到这里一切都很正常,至少武大郎还有心主动向弟弟介绍妻子,而潘金莲也十分给面子,给武松请安。

(潘金莲剧照)

也就是说,潘金莲还没有与武大郎撕破脸的意思。

直至那个男人的出现,一切都变了,笔者所指即是西门庆。

二、半月的温存

严格来说,在西门庆出现之前,潘金莲还撩拨过武松一番,只是那时候的潘金莲也依旧没有与武大郎鱼死网破的决心,真正改变潘金莲的,还要数西门庆。

自打潘金莲用晒衣杆打到了西门庆之后,他们二人就对彼此动了情,接着在王婆的撮合下,他们很快就成了一对。

接着便是长达半个月时间的幽会,书中是这么写的:“那妇人自当日为始,每日踅过王婆家里来和西门庆做一处,恩情似漆,心意如胶。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有诗为证:好事从来不出门,恶言丑行便彰闻。可怜武大亲妻子,暗与西门作细君。”

(潘金莲、西门庆剧照)

再后来发生的故事,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了,当西门庆把武大郎踢伤之后,潘金莲又喂武大郎喝下了毒酒,继而用被褥将这丈夫活活捂死。

至此,潘金莲已经没有回头路,事实上她也没有“前路”,她的结局必将是死路一条,因为武大郎早就告诫过她,只要他那弟弟知晓了此事,一定不会放过潘金莲。

后来果不其然,武松查明真相之后,果断将这毒妇割首剖心,没有丝毫犹豫和怜悯,读者也不禁为武松拍手称快。

似乎这个故事到此也就该画上句号了,这就是个毒妇害死丈夫,继而被英雄汉除掉的故事。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妨让剧情回溯到当初潘金莲与西门庆幽会的时候。

那15天的时间,潘金莲是如何与西门庆幽会的?

(嫂嫂剧照)

你以为他们是找个隐蔽的地方,偷偷摸摸的相见,其实不然,正如书中所言,这事情没多久就已经闹得满城百姓皆知了,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潘金莲几乎是毫无避讳的,他们是在王婆家,也就是武大郎家隔壁幽会,如此明目张胆,旁人又怎会不知?

所以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阳谷县的相亲们人尽皆知,难道他武大郎不知道?

自然不可能,他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意知道。

三、无奈的武松

武大郎是个什么人,或许武松最明白。

正如前文所言,潘金莲与西门庆在一起之前,就已经撩拨过武松一番,只是武松不吃她那一套,反而怒斥了她一番。

当时潘金莲是怎么做的?

恶人先告状,她反过来诬告武松轻薄她,只求武大郎休妻,可武大郎却打马虎眼,只装傻充愣就糊弄过去。

而后来潘金莲与西门庆在一起,武大郎也依旧是这般态度。

郓哥将这件事告知武大郎的时候,他的态度就能说明一切。

说是:“武大道:‘真个有这等事?’郓哥道:‘又来了!我道你是这般的鸟人,那厮两个落得快活。只等你出来,便在王婆房里做一处。你兀自问道真个也是假!’武大听罢,道:‘兄弟,我实不瞒你说:那婆娘每日去王婆家里做衣裳,归来时便脸红,我自也有些疑忌。这话正是了。我如今寄了担儿,便去捉奸,如何?’”

他老婆与西门庆私会,他干嘛问郓哥“我如今寄了担儿,便去捉奸,如何?”

说白了,他压根就不想去,因为这么一闹,就等于撕破脸了,到时候即便他再不想休妻,也只能休妻。

这即是问题所在,因为书中说得很明白,武大郎能娶到这妻子,纯粹是因为那张大户为了报复潘金莲,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武大郎失去潘金莲后哪里还娶得到妻子?

(武松、潘金莲剧照)

所以即便潘金莲做了再多对不起他的事,他也只能装傻充楞,早在潘金莲污蔑武松之时,武松也该看出这一点来了,因此后来的他主动搬离哥哥家,不愿再插手此事。

对于潘金莲而言,她明目张胆的做出那些背叛武大郎的事,其实就是故意激他休妻,哪料武大郎不仅不愿休妻,还拿武松来威胁潘金莲,走投无路的潘金莲会顿起杀心,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得不说施耐庵是把那些市井小人物的心思都摸透了,才能让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至于潘金莲和武大郎谁的过错更多,笔者的看法是他们一样可恶,不过也无须纠结,看故事图一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