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纪念邹韬奋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5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会议并讲话。
纪念邹韬奋同志
诞辰130周年座谈会

与会人员认为,邹韬奋同志是我国现代史上卓越的文化战士、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体现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崇高风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形象。要学习邹韬奋同志尽瘁国事、以笔报国的爱国赤诚,追求进步、心向光明的笃信之志,大公无我、服务大众的人民情怀,弘文传道、开拓进取的创造之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与会人员表示,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扬优良传统,推进守正创新,以新闻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要担当历史责任,壮大新时代的主流文化。要坚守文化志向,潜心打造一流品牌。要把握信息化机遇,深化新闻出版业改革创新。要坚持目中有人,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以一流业绩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本次座谈会由韬奋基金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协会主办,邹韬奋同志的亲属代表、家乡代表,新闻出版单位、高校及相关单位代表参加座谈会。
邹韬奋生平事迹

邹韬奋(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者、出版家、新闻记者,以“以笔代剑”的抗日救亡精神著称。
主要贡献
一、新闻出版事业:
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将其发展为全国发行量最高的进步刊物(最高达15.5万份);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鼎盛时期全国设55家分店,出版1000余种进步书籍。
二、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将《生活》周刊转为抗日舆论阵地;1935年参与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因组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被捕(七君子事件),出狱后继续在武汉、重庆等地办刊。

重要事件
逝世与纪念:1944年因耳癌病逝于上海,终年48岁。1985年余江建成其青铜塑像,2025年诞辰130周年时,余江等地举办大型纪念活动。
精神评价:毛泽东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周恩来称其为“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的道路”。
主要作品
出版《韬奋全集》14卷,近800万字,涵盖政论、杂文、译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