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李梅的丈夫花了5250元,为她买了一支50克重的金手镯。
她买的时候,金价才105/克。
现如今,国际金价已经涨到了889/克。
金店里的价格更是离谱,超过了一千每克。
李梅算了一下,自己50克的手镯,如果拿去卖的话,最少能卖40000多。
足足上涨了八倍。
于是,李梅将手镯拿到了金店,准备变卖。
然而当店员剪开手镯那一刻,竟从里面倒出来30克沙子......
一切还要从三十年前说起。
1995年,李梅刚满19岁,家里给她说了门亲事。
男方叫郑刚,在镇上承包了一座鱼塘,家里条件不错,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富人”。
两人第一次见面,郑刚就看上了李梅。
李梅长得白白净净,身材高挑,算命瞎子说她是富贵命。
家里人一想,郑刚那么有钱,李梅找他可不就是富贵命吗?
于是,父母当场拍板,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那年代,还没有流行三金一说。
不过,郑刚还是花了五千多块,给李梅置办了一个50克重的大金手镯。
李梅至今还记得,1995年的金价,只有一百多块,五千块的金手镯,十里八村加起来,恐怕都不超过三个。
这个手镯,李梅一直视若珍宝。
戴在手上沉甸甸,让李梅感觉心里很踏实。
有一天,邻居问她:“李梅,你这金手镯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当然是实心的,不然怎么会这么重呢,天天戴得我手腕酸疼。”李梅说。
没想到邻居却说:“那可不一定,我表舅家的女儿,前两年也买了一个你这么重的金手镯,结果你猜怎么了?”
李梅一脸问号看着对方:“怎么了?”
邻居说:“去年她卖黄金,结果剪开手镯一看,里面竟然装的是水。”
“水?”李梅皱起眉头,根本不相信,金手镯里面怎么会有水。
“你开什么玩笑,金手镯里面怎么灌水?哪家金店有这么大能耐?”
李梅认为邻居是眼红她的金手镯,所以才会编这类瞎话来骗自己。
没想到邻居继续怂恿她:“为了保险起见,我劝你还是剪开看看吧,万一里面也有水,你可以去找金店换。”
“要是时间长了,金店肯定就不认了。”
李梅立刻笑了,“你别说了,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
“做工这么精致的金手镯,一旦剪开还怎么戴啊,就算能戴,那也不美观了,你呀,还是去骗别人吧。”
李梅完全没将邻居的话放在心上,转身直接走了。
那段时间,李梅一直在忙着养胎。
她和郑刚结婚三年,流产了三次,医生说她是习惯性流产,要格外注意保胎。
尤其不能动怒。
邻居的话,她只当耳旁风。
到了第四年,李梅好不容易才替郑刚生下了一个儿子。
取名郑金宝。
这个孩子来之不易,两口子都疼得不行。
在二人的呵护下,郑金宝一直平安长到了26岁。
没想到这一年,儿子突发意外。
经过医院诊断,确诊了李梅的儿子,患了罕见的淋巴系统疾病,需要一大笔手术费。
而此时的郑刚,早已不复当年的经济条件。
他的鱼塘,早在五年前就因为经营不善,宣布倒闭。
之后,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干起了二手车生意。
结果却由于二手车的水太深,两年不到就赔了个底朝天。
心情郁闷的郑刚,只好选择去工厂打工。
没想到去了工厂,招工的人却嫌他年龄大,直接给刷了下来。
于是郑刚只好又去工地干力工。
可自从儿子确诊后,郑刚也无心继续呆在工地,便返回老家和李梅一起照顾儿子。
平时,郑刚就在老家送送外卖。
收入好的时候,一个月大概有七八千的收入。
不好的时候,只有三两千。
为了给儿子做手术,两口子将这些年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
就这还差了十几万。
于是李梅跟丈夫商量,打算将自己的金手镯卖了,为儿子筹集手术费。
丈夫郑刚却说:“还是别卖了,钱的事我再想办法,毕竟这是我当年送你的结婚礼物,你一直戴在手上视若珍宝。”
李梅叹了口气,“跟这支金手镯比起来,儿子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我听说最近金价涨得厉害,每克已经涨到了8、9百,现在出手,绝对能卖个好价钱。”
“这样一来,我们两个的压力都小一点。”
郑刚听了妻子的话,忍不住也叹了口气,“既然这样,那你看着办吧。”
于是,李梅当天便联系了一家回收黄金的金店。
她提前将金手镯摘下来,小心翼翼用手绢包起来,一路拿到金店。
女店员看见有客人来,连忙上前打招呼:“您好女士,请问您需要哪款金饰?我可以帮您试戴。”
李梅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不买首饰,我想卖首饰。”
“听说你们这里回收黄金。”
女店员顿时明白,点头道:“是的,可以看看你的东西吗?”
李梅面露欣喜,立刻将口袋里的金手镯掏出来。
她一角一角,仪式感十足的揭开手绢,露出一支金灿灿的手镯。
女店员戴上无尘手套,随即将金手镯拿在手里。
她放在眼前,仔细察看着镯身细节。
大概看了两分多钟后,才开口说道:
“挺沉的,估计有四五十克。”
说完,将手镯放在珠宝电子天平上。
天平上显示的数字是49.77。
对此,李梅觉得很正常。
毕竟都戴了三十年,总要有些损耗的。
况且当年买的时候,也不是标准的50克,她记得好像是4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