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日首脑会谈的聚光灯下,两国防务关系紧握双手,而亚洲邻国的眉头却紧锁起来。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次会晤,在10月28日的东京落下帷幕。两位领导人一致确认要加强美日同盟关系,并签署了两份关键文件,一份关于开创日美同盟“新的黄金时代”,另一份则关乎关键矿产和稀土供应框架。
会谈结束后,高市在X(原推特)上兴奋地分享了她与特朗普的互动,期待“一起让伟大的日美同盟更加强化”。而特朗普则在抵达日本时透露,他对高市与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密切关系颇为欣赏,认为这“有益于日美两国”。01 同盟升级:不只是握手和拍照
美日首脑会谈远不止于礼仪性的握手和合影。两份关键文件的签署,为两国关系注入了新内容。
《实施旨在开创日美同盟新的黄金时代的协议》重申了此前达成的关税协议和日本对美投资相关协议,明确两国将加强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增长。
而《为确保关键矿产和稀土供应的日美框架》则直指战略资源安全,规定两国将在180天内举行部长级会议,促进相关领域投资。这一安排绝非偶然,它暴露了美日对供应链安全的深层担忧。
高市在会谈中明确表示,日本将把防卫费增至GDP2%的目标提前至2025年度内实现。这一决定远远超出了此前规划,预示着日本军事开支将大幅提升。
会谈还涉及了人工智能、下一代通信等科技领域的合作,美日正试图将同盟关系从传统的军事安全,拓展至经济和科技全域。
02 中方回应:绵里藏针的警示
面对美日同盟的强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0月2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了回应,语气平和但立场坚定。
郭嘉昆开宗明义:“亚太地区是和平发展的高地”,紧接着话锋一转,指出美日发展双边关系、开展安全合作,“应当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而不是相反”。
回应虽短,却包含了三层深意。首先,明确了亚太的和平发展属性;其次,给美日合作划出了“维护地区稳定”的红线;最后,暗含对可能破坏稳定行为的警告。
郭嘉昆特别提及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敦促日方“切实尊重周边邻国的安全关切,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这一表态绝非偶然,而是直接关联到日本军事安全动向的历史敏感度。日本近年来在军事松绑道路上的系列动作,已引起周边国家警惕。
03 印太布局:不只是美日的二人转
美日同盟强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印太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
高市在会谈中明确表示,将再次确认为了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构想,把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包含在内展开多边合作很重要。这一构想由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倡导,如今成为美日同盟的新使命。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似乎全盘接收了这一战略框架。这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美国优先”单边主义有所不同,显示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维持存在的决心。
同时,经济安全成为美日合作的新焦点。两国在确保重要矿物供应上的携手,以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合作,都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专家吴怀中等在研究中指出,美日正日益将联盟合作关系拓展至同步覆盖经济与军事的技术安全议题领域。
04 军备加速:日本提前抵达2%靶心
日本防卫费增长目标的提前实现,是此次美日首脑会谈中最具实质性的军事动向之一。
高市已表示将把防卫费增至GDP2%的目标提前至2025年度内实现。这一比例直追北约标准,远超日本战后长期维持的1%限度。
为此,高市力争在明年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3份安全保障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将从根本上重构日本战后安全政策。
美日同盟强化与日本军事正常化步伐加快,构成了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日本借助美国支持加速军事松绑;另一方面,美国借助日本力量强化亚太存在。
日本军事转型已从“量变”进入“质变”新阶段。从防御到进攻、从专属到多能、从后台到前台,日本安全战略正经历战后最深刻的变革。
05 两种愿景:同盟网络与命运共同体
美日强化同盟的背后,是亚太地区两种区域秩序愿景的竞争。
一方是美日倡导的“自由开放的印太”,以同盟网络为基础;另一方则是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合作共赢为核心。
在10月27日的第20届东亚峰会上,李强总理强调:“心有所向,路必不远”。他表示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同时,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国东盟高层往来频密,政治互信巩固深化,融合发展的势头不断增强。
双方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强化产供链融合与韧性,今年年内将正式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这与美日同盟的排他性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与高市的握手照片很快会从新闻头条上消失,但美日同盟强化的地缘政治影响将持续发酵。当日本自卫队装备越来越先进的导弹,当美日军演频率与强度不断攀升,亚太地区已站在新的战略十字路口。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虽只有短短数语,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复杂图景。80年,对人类历史只是刹那,但对和平与发展事业却是关键考验。
大国博弈不是电子游戏,不能存档重来,地缘战略的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