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内社交平台上,一则关于“运-20在南海空投导弹”的视频,引发了众多军迷的疯狂转发,视频是真的吗?解放军又要发展新战术了吗?

根据画面介绍,视频中一架国产运-20运输机飞抵南海上空后,随即打开货舱门,抛出一顶降落伞,而降落伞下则挂着一枚导弹。
当降落伞保持垂直状态后,导弹猛然点火,在空中完成了360度的转弯,直直的朝着上空飞去。
由于此前从未见过解放军演练过类似的战术动作,很快就吸引了众多围观。
再加上,视频左上角有着“CCTV14少儿”的台标,不少网民认为这是官媒的报道,纷纷开始了转发,其中有不少网友还不禁感叹解放军的强大。
虽说大家期待解放军愈发强大的一颗红心值得称赞,但小编也不得不说,这个视频的描述其实是假的,至少三个破绽。
第一:“CCTV14少儿”的台标不对。
另外,还有大V发现,视频中“CCTV14少儿”的水印是错误的,这是很多年前的台标了,现在早就有了变化。也就是说,所谓的“央媒”是冒充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博主是在故意误导观众。
小编专门去扒了一下该博主的往期视频,发现某些视频水印赫然写着“CCTV14少将”,显然他就在玩梗。

第二:视频发布方存疑。
根据上面的动态图片大家应该能看的出来,这则视频是由红外摄像装备拍摄的,并且距离不算远,拍摄的相当清晰。
可问题是,我军一向极为注重保密,如此清晰的画面怎么会被普通人拍到呢?即便真的拍到,大概率也发不出来。
唯一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视频由官方拍摄。
但这又有一个问题,小编翻找了央视军事频道当天的所有新闻,压根就没看到这一条。
官方拍摄的军事新闻,不在央视频道发布,却优先发在了自媒体账号上,这压根就说不通。
第三:网友扒出外网信息。
这段视频发酵之后,有细心的网友就觉得不对劲,随机在各大网站检索了类似的报道,结果还真有所发现。
原来,这段视频早在2017年7月就已经出现了,是美国著名航空媒体《航空学人》网站发布的。
视频中的运输机也并非是运-20,而是美军运输机。
当时,美军为了测试“萨德”反导系统的拦截能力,就通过运输机在太平洋上空释放了一枚靶弹。
博主将视频搬运到国内社交平台后,特意加上了“运-20投放导弹”的噱头,大概率是为了博流量。
说实话,这种行为是极为不妥的,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涉嫌违法,希望他不要再有下一次了。
不过,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视频有很多的破绽,为什么会有很多军迷上当呢?
要知道,中国军迷的军事素质可不是一般的强。
以前段时间印巴冲突为例,早在两年前,就有众多军迷通过性能对比等维度,预测到了歼-10C会完爆阵风。
这一次,军迷们怎么马失前蹄了呢?
小编以为,原因主要在于军迷们都异常期待解放军的实力不断增强,而这种迫切的心情,就成了某些博主博取流量的最佳欺骗对象。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此前媒体确实曝光过类似的军事打击手段。
2019年年底,美军提出了一项名为“迅龙”的军事项目。
该计划具体来说就是在运输机上安置导弹,在作战时直接将导弹抛投到空中,待弹体在降落伞的帮助下保持稳定后,随即点火发射。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效提高导弹的射程,实现对敌人纵深的精确打击。
当时,项目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估计正是因为迅龙项目太出名了,军迷们认为解放军也会学习,大家才信以为真。
那么问题来了,解放军有可能学习美国的“迅龙项目”吗?

以小编之见,大概率不可能。
我们要明白,美国之所以搞出迅龙项目,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美国导弹实力不足;第二美国缺少轰炸机,这两个缺点,严重制约了美军全球布武的威慑力。
但解放军压根就没有类似的问题。

中国拥有着全世界最强的导弹打击能力,各种射程的导弹都有,对于近距离目标,我们有东风15导弹,最大射程约为800公里。
对于两千公里左右的目标,我军可以使用东风-17和东风-21D两款高超音速导弹。
超过2000公里的话,解放军还有东风-26,其5000公里的射程,足以覆盖第一岛链至第二岛链的关键目标。
至于超过5000公里的,我们还有东风5B、东风31AG以及镇国神器东风-41。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导弹打击能力,实现了全域覆盖。
可以说,在导弹这条赛道上,美国甚至都看不到中国的尾灯,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完全没有必要搞什么“迅龙”项目。
另外,中国的轰炸机数量虽然也不算多,但我们一向执行的是防御政策,解放军又不需要全球布武,数百架“6爷”完全够用了。
再者来说,“迅龙”项目是典型的进攻性军事策略,这和中国的军事政策是完全冲突的。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中国瞧不上这种战术。

前段时间,网上有消息传出,去年在珠海航展上吸引了无数眼球的“九天无人机航母”即将要试飞了。
若解放军需要精准的打击敌方纵深目标,到时候直接派出九天无人机就够了。
它在距离敌人数百公里的上空,释放大量的无人机,就可以灵活且精确打击敌方的地面目标,何必还要派出略显笨拙的运输机呢?
因此,小编以为,解放军不会学习类似于“迅龙项目”的战术动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