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场发生在直播间里的教育实验,我看到了薇娅团队一直强调的专业

最近,有群大学生走进了杭州的一家直播电商公司谦寻,也就是薇娅团队所在的公司进行直播实训,结果一进门就傻眼了。这是她们第一

最近,有群大学生走进了杭州的一家直播电商公司谦寻,也就是薇娅团队所在的公司进行直播实训,结果一进门就傻眼了。这是她们第一次踏入设备齐全、流程规范的专业直播间,灯光、机位、提词器……现场氛围紧张又有序。

有个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当我真正坐上主播台,我感觉到了一种责任感,我必须确保信息准确、推荐真诚,这种体验前所未有。”

眼下,很多传统电视台、广播电台招人越来越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好多地方广电都在转型,有的甚至在大幅裁员。你说这让学播音主持的学生怎么办?难道毕业就去跟几百万主播抢饭碗?

面对这个情况,大学也开始坐不住了。浙传前年就开了新媒体方向,直接把口语传播、短视频制作、新媒体文案策划等等这些搬进了课堂。要我说,这是识时务的做法。行业都变天了,教育还能原地踏步吗?

不光是浙传,中国传媒大学也动了。他们新设了网络视听方向,老师们说得挺直白:“过去我们培养的是播音员,现在要培养的是全能型传播人才。”这话里话外都透着行业的巨变。

说到直播带货,很多人还停留在“不就是卖货嘛”的印象里。但你去直播间现场看看就明白了,现在的直播早就不只是对着镜头喊“买它”那么简单了。选品要懂市场,讲解要懂产品,互动要懂心理学,复盘还要看数据。这一整套流程,没点真本事还真玩不转。

之前,有个学生跟我说了她的体会:“以前觉得主播就是口才好,现在才知道还得是个产品专家、数据专家,甚至还得懂点供应链。这行业门槛其实挺高的。”

这话让我想起了薇娅团队一直在强调的“专业素养”。甭管你喜不喜欢直播带货,都得承认这个行业一直在走向规范发展。而大学的参与,正好给这个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和专业基因。

而薇娅团队积累的一线运营经验、岗位需求标准等实战资源,与大学教学体系深度对接,学生可以接触到行业挑战、营销策略等行业一线信息,并获得企业的实训机会,在我看来这真的是一件好事。

之前,在学校课堂上,薇娅也分享了她对行业的理解:“新媒体主播本质上都可以叫口语传播者,技巧会过时,平台会迭代,但真诚是人和人之间永远的桥梁”。

薇娅建议学生先了解行业,“把喜欢的变成擅长的,再让它成为重要的事”。

在另外一个例子中,上海戏剧学院也悄悄改了课程,在传统戏剧影视专业里加入了互动叙事的内容。教授说得实在:“现在的故事不止在舞台上演,更在手机屏幕上流转。我们的教学不能不跟着变。”

这些变化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大学教育与时俱进,在认真面对现实。过去总觉得他们一直在象牙塔里,现在非常主动地推开窗户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学生们在直播间里学的不只是怎么卖货,更是在学习如何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生存。他们要学会把专业知识转化成大众语言,把产品特色变成生动故事,这何尝不是一种能力的升华?

说到底,教育的本质不就是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吗?当传统岗位在减少,新兴行业在崛起,大学如果还固守着那套老课程,才是真的对不起学生。

看着那些在直播间里忙碌的学生,我突然觉得挺欣慰的。这个世界在变,教育也在变。这场发生在直播间的教育实验,或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改变已经发生,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动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