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天天喊 “上班像牛马”,可别以为这是现代人的专属委屈——古人早就把这份辛酸写进诗里、藏进故事里了。苏轼一句“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道尽循环往复的职场困境;范成大在《郡斋即事》里叹“一生大错空看剑,四塞浓云欲压肩”,把官场压力写得透不过气;傅奕更直白,在《竹枝词》里说“公门卒岁日如年,掣肘由来只自怜”,字字都是“上班如上刑”的吐槽。而北宋梅询、五代冯道的两则故事,更是把“职场牛马”的苦,演得活灵活现。

北宋天圣年间,翰林学士梅询一早就顶着寒风去参加早朝晨会,这日子让他苦不堪言。街上冷冷清清,梅询走着走着,忽然瞥见墙角缩着个乞丐,破棉袄裹得严实,睡得正香。梅询停下脚步,盯着乞丐看了半天,突然长叹一声:“我真羡慕他,比我快活多了!”他身边的随从觉得这话太失身份,赶紧安慰说:“老爷,您别这么说,您是有身份的人啊。”梅询回过头,认真地对自己的随从说:“他快活,是因为他是真乞丐。我是快活不了,才当了这个官啊!”—— 明明是人人羡慕的翰林官,却活得比街头乞丐还憋屈,这 “职场牛马” 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比梅询早几十年的五代时期,宰相冯道也有过一段 “吐槽名场面”。他一个门生在家待业良久,终于得到了一个遥远的官职,兴高采烈地来向老师辞行。冯道却泼了一盆冷水,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我当年也曾骑着毛驴,风里来雨里去地赶路上任。每次走到荒郊野外,又累又饿,看见路边有酒家,都强忍着不停下。但你知道为什么吗? 门生不解。冯道自问自答,说出了真相: “就因为我这驴脾气不好,一旦停下来,它就不肯再走了。我是怕它撂挑子啊!天这么冷,路这么远,它要是罢工,我可怎么办?所以只能咬着牙一直走。这都是被这头破驴给逼的啊!你现在得了官,以后这种辛苦事还多着呢,别高兴得太早。”

门生愣了愣,突然反应过来:冯道哪里是在说驴?他是在吐槽自己啊!官场就像那头驴,一旦踏上这条路,就由不得自己停下 —— 身后的责任、一家的生计、那点俸禄,都像驴缰绳似的拽着你,哪怕再累再苦,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不管是五代借驴吐槽的冯道,还是北宋羡慕乞丐的梅询,哪怕身居高位,也逃不过 “职场牛马”的宿命。他们的故事藏着一个道理:从古至今,工作的苦从不是底层专属。哪怕看似风光的职位,背后也有身不由己的无奈 ——不是不想停,是生活和责任,逼着人不敢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