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香港机场商业让旅客消费欲罢不能的秘诀在哪里?

长久以来,笔者对机场的印象就是物美价高,品牌sku较为局限,但近期笔者转机香港机场时不仅刷新了十余年前的印象,对机场这类

长久以来,笔者对机场的印象就是物美价高,品牌sku较为局限,但近期笔者转机香港机场时不仅刷新了十余年前的印象,对机场这类“物种”有了全新的认识。今天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机场商业。

01

这还是机场吗?

这还是机场吗!这也太好逛了吧!笔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明明是个巨无霸商业综合体啊! 谁能想到如今的商业都卷到机场里去了。

整个机场分为安检前与安检后购物区,且业态毫不重叠,虽然安检前可逛店铺有限,但过完安检就逛不到了。安检后可逛空间就更多了,从国际一线品牌到潮流轻奢、美妆护肤、伴手礼以及餐饮应有尽有。

据香港机场官方披露,机场内约有超过60家餐厅,零售商店更是超过185家,其中奢侈品专柜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个,伴手礼店铺约20家,珠宝配饰16家,称其为恒隆广场也不为过。要不是知道香港机场是由香港机场管理局(AAHK)运营管理的,笔者甚至会以为是某家头部香港商业地产公司运营的呢。

笔者观察到,除了有固定场所的品牌商店之外,候机区域还摆放了一些“花枝招展”流动性的市集摊位,让候机显得不那么无趣。同时,在产品标价与大陆地区无异的情况下,港币的汇率让消费者享受到了相当于打9折的优惠价格,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跑去香港机场大买特买了。

除了店铺好逛之外,香港机场在服务方面做的比传统的商业综合体也好出不止一个量级。

由于笔者此次是凌晨转机香港,因此在出发前对香港机场做了通宵转机生存攻略,希望能够找到类似浦东机场综合休息区睡眠胶囊的设施来度过转机等候时间。然而,在做攻略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到相应的睡眠区域,只发现了航空公司的VIP休息室以及可供休息的长条沙发。

浦东机场综合休息区

怀揣着不安的心情,笔者落地了香港机场,发现抵达层居然配备了淋浴室。一方面是好奇,一方面确实是刚需,笔者便毫不犹豫的体验了一把机场淋浴室,不仅免费使用,还提供吹风机、洗发水和沐浴露,同时还观察到有自动售货机可以购买毛巾和其他淋浴用品,在上一位用户出来后,保洁阿姨还会帮忙打扫干净再让下一位用户进去,体验感拉满。

候机区域则像极了谷歌硅谷总部,做足了配套设施,将员工及其家属“圈”在公司,香港机场也一样,不仅有共享办公空间,为避免旅客烦闷,开辟了空中花园,应对“熊孩子”方面也是有一套,专门打造了一处儿童游乐区,彻底解放了爱逛街的家长的双手。若不是身高超过上限,笔者早就冲进去了。

再次登机前,笔者入手了一套某大牌的护肤品,除了提供专业的产品介绍外,专柜工作人员还为笔者做了面部护理,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品牌方要求员工给客户试用产品时,要保证纸巾都是带有客户喜欢的芳香的,可见品牌才是成就“商业综合体”综合基调的关键因素。

此外,机场内的艺术氛围也渲染的恰到好处。接机大厅设计了数字媒体艺术装置“瀑布庭园”,将大自然搬进机场,同时旅客可以触摸瀑布、鹅卵石、睡莲和小动物等数字形象进行互动;第一客运大楼和卫星航厦之间建起了一座200米长28米高的天桥,供旅客270度俯瞰机场全景和拍照打卡;联合当下最火的IP拉布布,在机场的中庭、商店前设置艺术装置,并与商户联动,在机场内任意消费,凭当日收据参与限量版Labubu手办或其他周边奖品抽奖;机场内分布着其他各类艺术装置,连就餐区域也都做了艺术设计。

左上图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

02

持续更新的30年

过去三十年,香港机场持续进行改扩建。2015年至2018年,机场周边加建了港珠澳大桥口岸人工岛;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T1航站楼开展系列维修,定位“奢华商务”,同期新人工岛成形,原T2航站楼拆除重建,侧重高效与年轻化,旨在打造“机场版K11”,与T1形成互补,同时T2首阶段开放室内旅游车候车大堂,设有41个空调停车位;2022年,机场第三条跑道已投入使用;2025年9月,第三跑道内侧的T2航站楼分阶段启用,采用了“北跑道降落、南跑道货机升降、中跑道灵活调配”模式,显著提升调度效率,离境大堂计划于2026年3至4月启用,T2客运廊登机预计于2026年底至2027年初启用。届时,香港机场年客容量将从8000万人次增至1.2亿人次。

图源:港媒

今年年初,香港机场管理局还公布了远期“SKYTOPIA”(世桃比亚)机场城市蓝图,总投资额超过1129亿港元,项目将围绕机场岛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而建,规模较原计划扩大一倍。

预计2026至2031年分阶段落成后,旅客进出香港国际机场的体验将全面升级——除乘搭航班外,还可享受逛街购物、乘船出海、观看演唱会、品尝全球美食等一站式休闲服务,包括香港首个融合艺术创作、鉴赏及贸易于一身的一站式艺术廊总汇;全港首个专门为艺术品而设的艺术仓储设施;全香港最大型、提供逾500个游艇泊位的机场海湾码头;全香港最大规模的水上康乐休闲区;海岸度假村及豪华酒店;1.5公里长的海湾长廊及露天广场;汇聚来自全球新鲜食品的空运鲜活市集等。

图源:大湾区之声

03

这些机场同样有趣

笔者回忆起多年前在多伦多机场候机的场景,部分候机区域设置了iPad,类似于飞机椅背上的设施,能够了解到前后序航班的信息,还可以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唯一的区别在于,机场内的游戏积累到一定积分后可以兑换相应的产品,在笔者不懈努力下,成功收货两袋薯片。

然而,聊起机场,就不得不提新加坡樟宜机场,该机场多年来一直蝉联“全球最佳机场”称号,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成为融合“文化旅游与交通创新”的典范。这里打造出了令人沉醉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吸引着无数游客专程前来打卡。它巧妙地融合了自然风光、互动科技与数字化服务,重新定义了机场空间的价值与魅力。

在景点布局上,以高达40米的室内瀑布“雨旋涡”作为核心视觉焦点。白天,它宛如一片森林仙境,静谧而梦幻;夜晚,则变身为灯光与声光交织的奇幻秀场,成为众多游客争相留念的热搜Hea。瀑布周围的“森林谷”生长着数千棵树木,形成垂直绿化的生态景观,有效缓解旅途中的疲惫。各个航站楼还设置了特色主题花园,比如T1的睡莲花园、仙人掌花园,T2的梦幻花园、向日葵花园,和T3的蝴蝶园,让自然元素成为旅客的常伴。

图源:上航旅游

在互动体验方面,细节中体现关怀与温度。T3航站楼设有高达12米的免费滑梯、攀岩墙等趣味设施,帮助旅客放松心情,为旅途增添乐趣。连接各航站楼的Skytrain更像是一个观景平台,右侧座位让游客可以尽情拍摄列车穿越瀑布的壮丽画面。

图片来源:樟宜机场官网

此外,樟宜机场还深度融入本地美食文化。在B2层汇聚了肉骨茶、咖椰吐司等本地老字号,满足每一位旅客的味蕾。机场正将等待的时间转化为品质体验,让“体验带动消费”成为新的商业逻辑,也为全球机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典范。

图片来源:上航旅游

04

从机场商业中可以学到些什么

从机场商业的蓬勃发展中,我们能汲取诸多关于服务优化、设施升级、创新运营以及文化融合的宝贵经验。

首先,服务无疑是重中之重。无论是机场运营方,还是入驻的品牌方,都应将提升服务质量置于首位。只有提供细致入微、贴心周到的服务,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进而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以香港机场为例,其配备的淋浴设施、儿童游乐区以及专业的美容护理服务,都体现了对旅客多样化需求的精准把握,彰显了商业空间应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理念。

其次,设施完善度是保障客户体验的基石。机场早已超越交通工具中转站的单一功能,演变成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与TOD商业体概念不谋而合。科学合理的设计、齐全配套的设施,能有效锁定用户需求,让消费者享受到高品质的体验,从而实现“留客”与“增值”的目标。同时,完善的设施也能不断激发消费者的探索欲望,促使其频繁回访,这对于商业的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再者,机场商业正逐渐转变为一种“商业旅游”的概念。不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的商业补充,而是成为区域旅游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商业综合体亦是如此,当商业体系经过精心设计,能够让周边居民能够享受到旅游般的体验、常逛常新,才是真正的成功。这考验着运营商的管理与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不断推出新颖、特色突出的品牌和空间,还要在文化和服务层面深度融合,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持续吸引力。

此外,与自然融合已成为重要趋向。无论是樟宜机场的瀑布、绿化景观,还是香港机场的空中花园,都彰显了对环保和自然元素的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都开始探索在封闭的室内空间开辟自然景观,例如南翔印象城,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空间的美感和舒适度,还让商业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消费者带来心灵上的放松和愉悦。

在本土特色文化的挖掘方面,几乎所有的机场都做到了将本地美食、老字号和文化元素等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产品展现给旅客。未来,如果能够开发出更多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富有趣味性的品牌和场景,不仅能为商业注入持续的活力,还能更全面地满足不同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升整体体验的深度与丰富度。

综上所述,从机场商业中可以学到的主要启示是:高质量的服务、设施的完善、不断创新的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和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都是打造“让人流连忘返、值得期待”的商业场景的关键要素。只有将这些要素良性结合,才能实现交通、商业、旅游与文化的共赢,为未来区域商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

原创作者:林欣蓝

策划审核:夏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