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新闻说汤唯带女儿回北京被一堆记者围住,她求大家别拍孩子,结果网上有人说“明星就该被拍”,这让我想起张柏芝之前三胎出生证泄露的事,其实很多明星想低调生活都挺难的。
汤唯因为2007年那部电影一炮而红又瞬间被封杀,后来去英国待了好几年,这些年她在韩国拍电影拿了不少奖,但今年七月带着闺女回国就被拍到了,那天她穿得很朴素,还让记者别拍孩子,可镜头还是没断过。

张柏芝的遭遇更糟,当年照片事件之后她一直被人议论,后来生第三个孩子出生证被泄露,网上都在猜孩子爹是谁,她打官司抓到几个记者,最后每人罚一万来块钱,这事就完了。
这像一个公开的挑衅,瞬间引爆了积压已久的公众窥探欲,孩子的父亲是谁?这个问题成了悬案,媒体和网友们乐此不疲地玩着“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把与她有过交集的男性猜了个遍。

张柏芝被彻底激怒了,她提起诉讼,经纪人怀疑有人为了利益,出卖了这份本该被小心锁好的隐私,两年后,三名涉事记者被判罚款,总计12万港元,这笔钱,对于被侵犯的隐私和被搅扰的生活来说,轻飘飘得像个笑话。
更可悲的是,这早已不是第一次,人们对她私生活的“合法”窥探权,仿佛在2008年那场风暴里,就已经被默认了,从那时起,她的人生就被迫与“谈资”二字捆绑,无论她后来是拿影后,还是独自拉扯两个儿子,都无法撕掉这个标签,那张空白的出生证明,不过是十多年前那场风暴的又一个回响。

2023年的北京机场,汤唯素面朝天,带着女儿匆匆赶路,她不像个女明星,更像任何一个带着孩子出行的普通母亲,但镜头不答应,它们蜂拥而上,对准了她,更对准了她9岁的女儿,她停下来,语气里满是疲惫和恳求:“麻烦不要拍小孩子,拜托了。”
这卑微的请求,换来的是更密集的快门声,甚至在直播弹幕里,有人理直气壮地敲下:“明星不就是给人拍的吗?”

这种逻辑,粗暴,却很普遍,仿佛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等于签署了一份放弃隐私的终身协议,不仅是你自己,还包括你的家人。
对汤唯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讽刺,成就她的,是镜头,2007年,李安的镜头让她一飞冲天,也让她付出了惨痛代价——事业被叫停,相恋的男友田雨分道扬镳,镜头给了她一切,也夺走了她的一切。

她以为逃离过,被封杀后,她远走英国,学戏剧,学语言,像海绵一样吸收养分,安静地等待一个转机,可当她再次回到国内,镜头依然不放过她,这一次,镜头对准的,是她的软肋。
她们都曾逃过,却从未逃脱为了摆脱过去,汤唯的路线图画得很远,从内地到英国,再到香港,凭借《月满轩尼诗》漂亮翻身。

之后她被韩国导演金泰勇相中,一部《晚秋》让她在韩国拿奖拿到手软,成了韩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外籍影后,她嫁给导演,在韩国安家,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能让她作为“演员汤唯”而不是“话题汤唯”存在的地方。
张柏芝的路线则是从香港到内地,香港那片伤心地,舆论环境几乎让她窒息,她北上,参加综艺,直播带货,拼命工作,努力塑造一个独立坚韧的单亲妈妈形象,她想用汗水和时间,覆盖掉那些不堪的往事,但她们都算错了一件事:娱乐圈的摄像头,是带GPS全球定位的。

汤唯在韩国是备受尊敬的艺术家,可飞机一落地北京,她瞬间就被打回“那个女演员”的原形,张柏芝在内地辛苦建立的堡垒,被一张来自香港的出生纸轻易炸毁。
她们的“逃离”,更像是一场盛大的“转场”,舞台换了,布景换了,但观众没走,导演也没喊停,无论飞得多远,那根看不见的线,始终攥在舆论手里。

最可怕的,不是一时的风波,而是那枚被舆论焊死在她们身上的标签,对于汤唯,是“大胆”和“牺牲”,哪怕她后来演了无数个截然不同的角色,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但只要她一出现,总有人会用一种暧昧的眼神,联想到她一脱成名的过去。
对于张柏芝,是“照片”和“谎言”,哪怕她把三个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努力展现一个母亲的强大,但只要有风吹草动,人们的第一反应还是去挖掘她过往的疮疤,去质疑她的每一个决定。

这些标签像一道洗不掉的纹身,成了她们公众形象的一部分,舆论的记忆或许很短,但对她们的旧伤疤,却有过目不忘的执念。
于是,保护孩子,成了她们唯一能掌控的事情,一种近乎本能的应激反应,因为她们自己的人生,早已被“公开化”了,她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从出生起就活在楚门的世界里,她们的坚韧,恰恰是在这里体现的,外界越是想窥探,她们越是把孩子护得密不透风。

说到底,汤唯和张柏芝的困境,是这个时代对“名人”隐私权的一次漫长凌迟,她们的人生,被公众舆论编辑成了一部持续更新的“活档案”。
那张出生证明,那张机场照片,都只是这部档案里最新的两页物证,每一个新的生活片段,都会被强制与旧的章节关联、注解,然后存档,供人随时调阅、评判。

在这个庞大的档案系统里,她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被无情地擦除,只剩下作为“符号”的功能,她们早已不是为自己而活。
她们能做的,只有在下一次闪光灯亮起时,再一次,用自己的身体,为身后的家人,筑起一道随时可能坍塌的墙。

汤唯的故事里,藏着太多“破而后立”的勇气,被封杀时没沉沦,远走他乡时没放弃,如今面对镜头围堵,仍能温柔而坚定地护住女儿,张柏芝亦是如此,从舆论风暴中站起,为孩子隐私与媒体对峙时,眼神锐利如昔,两人的遭遇,不禁让人反问,明星隐私的边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