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启动电梯内所有求救装置被困电梯后,第一时间按下紧急报警按钮(通常标有“铃铛”或“电话”图标),通过内置对讲系统联系物业值班室。若无人应答,立即查看电梯内《特种设备使用标志》或扫描“一梯一码”二维码,获取维保单位救援电话。手机有信号时,优先拨打119消防电话,说明被困位置和人数。关键提醒:电梯非密封结构,通风口持续运作,无需担心窒息,但需保持冷静,避免因恐慌消耗体力。

电梯
第二步:科学防护,拒绝危险动作若电梯出现异常下坠或冲顶,立即按下所有楼层按钮(可能触发紧急制动),同时采取“三步防护姿势”:
背部紧贴电梯内墙,头部与背部呈直线,利用墙体保护脊椎;
双手抓住扶手或内壁,固定身体防止摔倒;
膝盖弯曲、脚跟垫起,通过腿部肌肉缓冲冲击力。严禁行为:扒门、撬门、攀爬安全窗或从天花板逃生。电梯停在两层之间时,轿底与井道壁缝隙可能超过30厘米,强行逃生易坠入井道。

电梯
第三步:配合救援,保持体力成功求救后,留在轿厢内固定位置(如角落靠墙站立),关闭手机不必要的耗电应用以维持通讯。若手机无信号,可间歇性拍打电梯门(用鞋底敲击更省力)或呼喊,但避免持续呼喊导致缺氧。救援流程:物业或维保人员通常会在30分钟内抵达,通过喊话确认被困情况。若遇人员受伤、维保延迟等特殊情况,消防员将使用专业设备破拆轿门。务必听从指挥,待轿厢平层后再有序撤离。
⚠️ 这些误区可能致命!误区1:“电梯下坠会自由落体”真相:电梯配备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三级防护装置,即使钢丝绳断裂,安全钳也会在0.5秒内锁死轨道,下坠距离不超过1米。
误区2:“扒门能自救”真相:轿厢与层站可能错位达50厘米,强行开门易跌入井道或被剪切。
误区3:“超载报警可以继续乘”真相:超载会导致电机过热、制动失灵,必须退出等待下一趟。

电梯
安全口诀:“报警先按铃,防护靠墙行;不扒不跳不爬窗,等待救援最稳当!”
掌握这些知识,被困时从容应对,让电梯故障从“危机”变“有惊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