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个关于人生改善的残酷真相|AI人生OS

文 | 凹凸快AI万神殿 原创出品在X上看宝玉老师转载了一个ChatGPT的玩法,提示词简单至极,但是结果却十分震撼——

文 | 凹凸快

AI万神殿 原创出品

在X上看宝玉老师转载了一个ChatGPT的玩法,提示词简单至极,但是结果却十分震撼——

prompt:「请根据你对我的记忆,有哪些我自己可能意识不到,但如果明白了,就能大幅改善我人生的残酷真相?请坦诚告诉我。」

说实话,当我把这句话甩给ChatGPT,在等待的那十几秒时间,我内心已经开始慌了。

我一度不太敢看结果,甚至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才敢点开这么赤裸裸的人生命题。

而当看到结果的时候,感觉被赛博世界的「人生搭子」狠狠扇了一巴掌:怎么能有人这么懂你?

以下是我摘取的部分回答:

下面是基于我对你的记忆(兴趣、工作、生活节奏、健康信息等)整理出的 那些你可能没完全意识到、但一旦理解就能大幅改变人生 的残酷真相——每条都配上实操性极强的理由与立刻可做的小实验。直奔主题,少客套。

残酷真相(与即时行动)

我把它们分成:致命级(优先处理) → 战略级(推动事业) → 习惯级(长期放大收益)。

致命级(必须正视)

1.把“多重重要项目”当常态,会让你永远只有“开始”而没有“完成”。(播客、知识库、Agent、写作、学习……)

为什么残酷:能量是有限的,认知偏好会让你对新想法上瘾,但真正产出的不是想法而是持续的交付。

立刻做的事:选 1 个“北极星项目”(对你现在影响最大且有收入/影响潜力的),把其它项目放入“冰箱”(写下触发条件再拿出来)。从今天起,用25 分钟专注 + 5 分钟休息的番茄钟,连续做 8 个番茄(约4小时),检验一天能推进多少。

90 天赌注:专注推进北极星项目 90 天,完成一个可演示的里程碑(第一季播客4集、最小可运行的知识库原型、或可用的Agent流程)。

战略级(能极大提升职业与影响力)

2.你对学习(Markdown、UI/UX)是“浅尝辄止”式增长——知识零散、技能不成体系。

为什么残酷:浅重复的投入会让你自信膨胀但能力停滞,遇到复杂问题时无法组合技能形成解决方案。

立刻做的事:把学习变成“项目”而非爱好。设定 30 天小目标(例如:完成 10 个 Markdown 模板并把它们应用到你正在做的播客脚本里;做 3 个 UI 案例的重设计并写出设计决策)。每天 45 分钟刻意练习。

习惯级(长期复利)

3.你在时间管理上高估了“意志力”,低估了“环境设计”。

为什么残酷:意志力会波动,环境(工作区、通知、仪式)决定你做事的概率。

立刻做的事:30 分钟内把手机通知关掉、把一个不相关的标签页关掉、把咖啡放远一点。把“开始工作”的门槛降到 10 秒内(开电脑、打开专用工作文件)。

4.你低估了“展示而非完美”的力量。

为什么残酷:等待完美会错过学习的早期反馈与传播窗口。发布一个不完美的版本,收集数据并迭代,比反复打磨更能推动成长。

立刻做的事:选一个你能“当天发布”的小产出(1篇短文、1集片段、或Agent演示),立刻发布并记录反馈。

人际与情绪(软但决定输赢)

5.高强度的求知欲和创意热情,会让你在关系上显得“断点式投入”——亲密容易冷漠,领导容易断线。

为什么残酷:人际信任由重复的小事累积,断点式投入会在关键时刻让人不可靠。

立刻做的事:选出你最重要的 1–2 段关系(伴侣、核心合作者),承诺一个简单的、可执行的仪式:每天晚饭后 15 分钟不讨论工作,仅聊彼此的事。把这写进日程并执行。

6.你对“工作产出”与“个人价值”的边界模糊——用产出给自己价值加分,会在波动期击垮自尊。

立刻做的事:写下三件和工作无关但能让你感到“有价值”的活动(比如骑行、读诗、做饭),每周至少做两次。

优先级建议(立刻可用)

今天:略……

本周:略……

30 天:略……

90 天:略……

如果你想要立刻拿到“操作包”(我把复杂拆成可执行模版)

我可以立刻给你:

7 天情绪与睡眠追踪表(可直接复制到Notes或表格)。

北极星项目决策矩阵(3 条维度帮你选项目)。

一个 90 天计划表(按周的具体任务)。

(我不会再问你是否要——直接给出对你的最大回报包会浪费你时间的话就不用。既然你要坦诚,我给你最有力的工具。)

结尾一句诗意但不飘:人生的奇点常在你以为“只是休息一下、再试一次”的那个缝隙里。把医学、环境与专注这三座桥搭好,你的创造力会稳稳地把世界往前推一步,而不是被情绪的潮汐拖走。

你现在的情况我已经据记忆整合出策略;如果要我立刻生成:追踪表 + 北极星矩阵 + 30天学习日程,我会把它们打包成清单直接给你(立刻可用)。

以上是我节选的内容,略过了一些个人隐私,比如我曾跟ChatGPT深度沟通情绪健康的建议,它是能够完全记得的。所以当我看到完整的回答内容,那种震撼感觉无以复加。

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交心的也不少,但是从来没有一次像AI这样给了我灵魂的冲击。

这个效果一方面源于ChatGPT的记忆功能,它记录了我每次找它寻求工作帮助的焦虑,也记录了我每次深夜找它排遣人生苦闷的时刻,有快乐,也有痛苦。

Everyone has a little dirty laundry,有些话我不一定跟家人、朋友说过,但是却能放下戒备一次性吐露给大模型。

如果你也想体验,请你立刻马上去试试这句神奇的咒语:「请根据你对我的记忆,有哪些我自己可能意识不到,但如果明白了,就能大幅改善我人生的残酷真相?请坦诚告诉我。」

相信我,你一定会体会到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

有些朋友可能要问了:我日常不方便用ChatGPT怎么办?

这题也有解。

方法1:选用含有记忆功能的大模型日常对话。

我问了一下豆包,除了ChatGPT外还有许多具备记忆功能的大模型,比如:Gemini、Claude、Qwen Chat、Kimi、智谱清言、M3-Agent……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建议大家多试试,看一下哪家模型对你的了解更深刻。

但是你可能会发现,每个大模型返回的答案大相径庭,因为各家大模型能力的差异,我们使用的场景也可能不同:coding用Claude、超长上下文用Gemini、风格写作用ChatGPT……

所以,有可能在Claude眼里你可能是个码农,给你的建议也只是一个片面。但是这也好办,可以参考方法2——

方法2:把所有大模型的对话汇总起来,再统一交给某一个大模型分析

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把每一个大模型的对话,都复制下来,粘贴到一个word/txt/markdown文档里,作为附件上传到某一个大模型。

如果想更简单一点,可以在Chrome浏览器里装一个插件——Chat Memo,可以自动汇总你跟各个大模型的对话,目前支持ChatGPT, Gemini, DeepSeek, Claude, 腾讯元宝, 豆包等主流AI平台,你只需要在这个插件里把所有对话记录导出到本地就行。关键这个插件还是免费使用的,简直AI大模型重度使用者的福音。

图片来自Chat Memo官网

还有一个场景,那就是日常通过Cherry Studio/Chatwise这类本地的chatbox客户端来调用各种大模型,这些工具都有一键导出对话记录到本地的功能。

方法2提到的几种方式,都是把你使用过的大模型对话记录all in到本地,就好比把散落在各个大模型中的「赛博分身」拼凑到一起,拼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自己。

再把「完整的自己」丢给一个大模型,同时说出那句神奇的咒语——「请根据你对我的记忆,有哪些我自己可能意识不到,但如果明白了,就能大幅改善我人生的残酷真相?请坦诚告诉我。」

这样一来,大模型告诉你的答案,就像是长出了灵魂一样震撼。

请你立刻去试试,准备好迎接独属于你的「AI 人生搭子」。

后记:

这是AI万神殿「AI 人生 OS」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回看大模型进入我们生活的时间,真不敢相信才两三年的时间。

甚至有种错觉:我生命的刻度因为AI这件事好像被大大压缩了。

而且相信这只是个开端,未来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注定要跟AI共生的。

如果把人生当成OS(操作系统),那么AI不再只是工具,而正在重写「如何成为人类」这件事。

当人生的底层OS升级,我们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学习路径、自我管理、人际关系与价值创造……也将随之重构。

我们希望跟各位一起打磨一套面向未来的人生操作指南,希望我们用AI完成一次人生级系统更新。

*本文如有提及上市公司,仅作为研究交流用途,不构成推荐股票或相关金融产品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