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40岁 人到中年 可以断舍离到什么程度

40岁,人到中年,谁也逃不过,负重前行,压力山大。风靡全球的“断舍离”,似乎为我打开一扇窗,重新审视自己,逐渐清楚自己想

40岁,人到中年,谁也逃不过,负重前行,压力山大。

风靡全球的“断舍离”,似乎为我打开一扇窗,重新审视自己,逐渐清楚自己想要的。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离”开对物质的迷恋。

眼下距离2025年不到70天,我也开启断舍离之路。

这种断舍离,不是极端地扔扔扔,绝不买买买,也不是疯狂地节俭或攒钱。

而是努力聚焦当下,减少不必要的攀比。

对标自己的生活目标,放下心中的拧巴和不甘,活得舒服且自洽。

1、生活断舍离

后疫情时代,大家的小日子都不太好过。

曾经,因为不会做饭的借口,时不时点外卖、下馆子的生活方式,已快被我遗弃。

现在的我,很喜欢在周末,与家人一起采购食材,为下一周做准备。

从早点开始,我会按照肉蛋奶菜,搭配出易上手的组合,保证营养,简单方便,不至于劝退。

在锅碗瓢盆中,在三餐四季中,体验真实的烟火气息。

至于穿衣方面,人到中年,就图个简约大气舒服,不会再因为流行款蠢蠢欲动,和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我现在选购衣服的目标,质量好,款式简单大方,穿得更久。

人到中年,用简单又干净的食物滋养身体,用大气又有质感的服饰美化自己。

2、社交断舍离

曾经,隔三差五,呼朋唤友,觥筹交错之间,说些个互相吹捧的话,吹些个自己都不嫌脸红的牛。

人到中年,年龄见长,孩子长大,父母变老,我的时间和精力也越来越不够。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人身上和毫无意义的饭局上,不如回家多陪陪孩子,多看看父母。

我们对于别人,也许是微乎其微,对于自己爱的人,我们是他们的天。

陪孩子慢慢长大,不错过他每一个重要的成长期。

陪父母慢慢变老,不错过他们每一次关切的问候和嘱咐。

人到中年,朋友有的已走散,不强求不自怜。

有朋友来,张开怀抱欢迎;朋友不来,自己把自己当朋友,也是不错的选择。

3、信息断舍离

过去,老人那辈有囤积物品的习惯,好的不舍得用,坏的不舍得扔。

现在,我在微信里囤积课程群和信息的习惯,少了怕错过最新资讯,多了占内存手机卡壳。

过去,老人们的生活艰苦,是穷过来的,节俭惯了。

现在,中年人的生活信息暴涨,是裹挟来的,焦虑惯了。

我看到教育圣地海淀区博主分享的文章就收藏,看到冲破我这三四线城市的教育前沿信息就收藏,看到好课就想进群。

收藏了又能怎样,还不是在文件夹里落灰。

我把收藏的文章,用标签分类,删除了那些引起我无限焦虑的文章。

花有花期,树有树期。

按自己的节奏来,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就像最近《喜剧之王·单口季》总决赛上,夺冠的付航,喊出的那句“只要你敢勇敢地做自己,就总有人会爱你”。

愿中年的你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