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植物油变身钻井“超级润滑剂”,中国技术获俄罗斯专利认可

近日,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研发的“一种环硫醚化合物、含有其的植物油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获得俄

近日,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研发的“一种环硫醚化合物、含有其的植物油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获得俄罗斯专利授权。这标志着我国在钻井液技术领域具备了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

该技术通过对植物油进行结构改性,有效提升了钻井液润滑剂的热稳定性和极压润滑性,为超深井和复杂地层钻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一项让钻井液“更润滑”的技术突破,正为中国石油工程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擦亮技术名片。

01 技术突破,植物油改性解锁润滑新性能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此次获得俄罗斯专利的技术核心在于环硫醚化合物的创新应用。该发明聚焦于解决钻井液润滑剂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

传统植物油润滑剂存在高温下易氧化、稳定性差的技术瓶颈。

该项专利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活性硫化体系,能够在较低温度条件和较短时间内完成植物油的硫化过程。这种新方法显著改善了传统技术存在的不足。

相比传统技术,新方法大幅减少了硫化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味,同时避免了植物油高温交联的问题,使得产出的硫化植物油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润滑能力。

改性后的润滑剂在极端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润滑性能,这对于钻探深度越来越大的油气井具有重要意义。

02 应用价值,降本增效提升钻井作业效率

钻井液被称为钻井工程的“血液”,其润滑性能直接关系到钻井效率和成本。在钻井过程中,润滑性能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摩阻,减少设备磨损,从而提高钻井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超深井和复杂地层钻井作业,钻具与井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往往是制约钻井进度的重要因素。摩擦阻力过大会导致钻具振动加剧、磨损加速,甚至引发卡钻等井下事故。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的这项专利技术通过对植物油的结构改性,有效提升了润滑剂的热稳定性和极压润滑性。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井下条件下,使用该润滑剂的钻井液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摩阻,减少设备磨损。

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在石油钻井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严格的技术标准。该专利的获得,为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进入俄罗斯及周边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03 国际视野,中国石油工程技术走向全球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液技术获得国际专利授权,是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中国在石油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获得了国际认可。

实际上,这并非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首次在钻井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作为中国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力量,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多年来持续致力于钻井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在膨胀管技术领域,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研发的“套管井下膨胀工具及使用其膨胀套管方法”专利曾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该技术利用液力增压机构、压力控制机构和膨胀锥等系统,完成膨胀管的大变形膨胀作业,为钻井复杂层封堵和套损井膨胀补贴作业提供了安全、节能的作业手段。

2020年11月,该院自主研发的241.3毫米等井径膨胀管系统完成井下试验,标志着中国石化在这项国际前沿的创新性钻井技术领域取得重大阶段性突破。

等井径膨胀管钻井技术是膨胀管技术和钻井井身结构的发展方向,当深井钻遇复杂地层时,可作为临时技术套管进行机械封堵,无需改变钻头尺寸和井身结构继续钻进,避免常规逐级变小的锥形井身结构,有利于把井钻得更深。

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设备和服务出口上,更体现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输出上。俄罗斯专利的获得将为中国企业拓展俄罗斯及周边市场提供有利条件,增强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技术竞争力。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液技术获得俄罗斯专利授权,反映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提升。从植物油的改性研究到钻井液润滑性能的全面提升,这一技术突破将为全球石油钻井行业带来实质性效益。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更深、更复杂地层延伸,对钻井液技术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引领未来,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正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