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来啦,我是瑾辰,谢谢你来看我~~❤️
(我们继续接上一篇)
04.
有求于人时,别靠“情分”换帮助
很多人觉得,谈钱伤感情?
不,谈感情才伤钱!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找朋友帮忙,觉得“咱们这么熟,他肯定会帮我”,结果对方却委婉拒绝,你还觉得“他不够意思”。
王志文在《岁月有约》节目中提及自己在2005年投资失败,欠了一屁股债,是凭借《天下无贼》崭露头角的王宝强,把全部积蓄20万都给了他,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但是在2016年,王宝强因婚变陷入经济危机,向他提出300万借款请求时,他却选择了拒绝。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再亲近的关系,也抵不过“利益”二字。
你想让别人帮你,就得先想清楚“你能给对方什么”?
可能是实际的报酬,可能是未来的互助,哪怕是一句真诚的感谢,也比空口谈“情分”管用。
把利益算清楚,反而不会伤感情;越是含糊不清,越容易埋下矛盾的种子。

05.
别指望你的朋友能“雪中送炭”
明代状元罗洪先《醒世诗・其十三》中说:“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处于顺境时,周围会有很多人来添加光彩,而当陷入困境时,能给予帮助的人却寥寥无几。
听起来残酷但很真实。
很多人觉得朋友多了路好走,但当你真正遇到困难,想请朋友帮忙的时候,才发现真正帮你的人没几个。
更有甚者,会恶意的落井下石。
晚清首富胡雪岩在事业的鼎盛时期,身边围满阿谀奉承之人。
他的幕僚多次提醒他:“天道忌满,月盈则亏”。
但他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毫不在意。
最终,他因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
那些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纷纷离去。
朋友的资源,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的。
你顺的时候,大家愿意帮你更上一层楼;可你跌到谷底时,很少有人会冒着风险拉你一把。
不是朋友无情,而是人性本就如此。
没人愿意为了别人的麻烦,赌上自己的生活。

06.
对方聊天时总玩手机,先别怪他
去年,国际摄影大师,世界著名当代摄影艺术家斯蒂芬・肖尔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
他的演讲内容不仅包括他个人的成长故事,还深入探讨了 “注意力” 这一主题,并且还有视频直播。
然而,在演讲过程中,肖尔发现台下有很多观众从头到尾都在看手机,对他的演讲置若罔闻。
肖尔通过翻译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与不满。
他说观众连参加这样刻意为之的讲座都无法集中注意力,随后中断演讲并离开现场。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聊天时频繁看手机,说明对方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你们的关系已经失衡。
资深HR透露面试潜规则:如果面试官全程看表,基本没戏。
其实对方玩手机,不一定是不尊重你,可能有三个原因:
1. 你聊的话题,他不感兴趣,也插不上话;
2. 他有急事,不得不看手机;
3. 他觉得你的地位不够高,没必要认真听。
如果是前两种情况,你可以主动换个话题,或者问他“是不是有急事”。
但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哪怕关系再近,也别再热脸贴冷屁股了。
他看不起你,你再主动也没用。

07.
太懂你的“知己”,可能是降维打击
知乎高赞回答:“当你觉得和某人特别投缘时,要么TA在向下兼容,要么你在向上兼容。”
我之前认识一个姐姐,跟她聊天时,不管我说什么,她都能顺着我的话往下聊,还总夸我“想法好”、“很优秀”。
我一度觉得“她肯定很欣赏我”,直到后来发现,她对谁都这样——对刚毕业的实习生,她会夸“年轻人有冲劲”;对普通的服务员,她会说“你服务很周到”。
后来我才明白,不是我跟她“合拍”,而是她的段位比我高太多,在“向下兼容”我。
她知道怎么说话让人舒服,怎么相处让人放松,这是她的能力,不是对你的“特殊对待”。
所以别傻乎乎地把“舒服”当“知己”,先看看她对别人是不是也这样。
如果是,那他只是情商高,不是真的跟你投缘。
真正的知己是势均力敌,而不是单方面仰望。
(内容较长,建议点赞关注,下次继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