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紧急预警!2025年数字人民币四大骗局全解析,守住你的钱袋子

紧急预警!2025年数字人民币四大骗局全解析,守住你的钱袋子“数字人民币试点领体验金,点击链接立即领取”“招募数字人民币
紧急预警!2025年数字人民币四大骗局全解析,守住你的钱袋子

“数字人民币试点领体验金,点击链接立即领取”“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推荐一人赚千元佣金”“投资数字人民币交易所,年化收益翻番”……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扩大,各类借“数字人民币”之名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多次强调,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不具备投资属性,任何炒作、推广返利等行为均为骗局。2025年以来,全国已发生多起数字人民币诈骗案件,仅某省就有超500人受骗,涉案金额超3亿元。本文将拆解最新骗局套路,结合真实案例教你如何识别防范。

一、2025年数字人民币四大高发骗局类型1. 假冒试点活动:“领体验金”套取敏感信息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微信群、陌生链接等渠道,发送“数字人民币试点发行,预约登记即可领取500元体验金”“点击链接开通数字人民币账户,立返200元红包”等虚假信息。链接指向的是仿冒央行或商业银行的钓鱼网站,页面设计与官方APP高度相似,诱导用户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一旦提交,骗子会迅速盗取用户银行卡内资金,甚至利用信息开通网络支付功能进行盗刷。2025年4月,某反诈中心接到报警,市民王先生点击此类链接后,银行卡内8万元被转走,骗子正是利用获取的验证码完成了转账操作。

2. 虚假投资平台:“高收益”诱骗资金入局

骗子搭建“数字人民币交易所”“数字货币投资平台”,宣称“数字人民币稀缺性强,未来价格将暴涨”,推出“杠杆交易”“理财套餐”等产品,承诺“年化收益30%-100%”“稳赚不赔”。投资者需先充值法定货币兑换平台内的“虚拟DCEP代币”,而这些代币与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毫无关联,价格完全由平台操控。初期会给小额投资者发放“收益”吸引追加投资,一旦达到一定规模便卷款跑路。2025年上半年,某虚假“数字人民币投资平台”运营3个月后突然关闭,导致全国2000余名投资者被骗,人均损失超2万元。

3. 有偿推广陷阱:“拉人头”构建传销网络

不法分子以“数字人民币推广员招募”为名,通过“有偿推荐”“层级分佣”模式发展下线,宣称“推荐1人注册奖励200元,团队人数超10人享团队总收益15%分成”。同时以“兑换数字人民币返还2%-5%补贴”为诱饵,诱导用户从不法分子处“兑换”数字人民币,实则是将资金转入骗子账户。2025年3月,上海警方破获一起此类案件,骗子伪造“数字人民币银行挂牌”虚假消息,组建数百个微信群发展下线,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这种模式完全符合传销“交入门费、拉人头、团队计酬”的特征,参与者不仅会损失资金,还可能因发展下线触犯法律。

4. 冒充权威来电:“查案/征信”施压转账

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银行客服或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以“你的数字人民币账户涉嫌洗钱”“账户冻结影响征信”“需要修复数字人民币交易记录”等话术博取信任,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展示伪造的“案件通知书”“冻结令”。随后以“证明清白”为由,诱导用户点击虚假链接下载仿冒APP,或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转账。2025年7月,某退休老人接到“央行客服”来电,称其数字人民币账户“被冒用”,需将10万元转入“安全账户”保全资金,老人险些转账时被子女及时发现制止。

二、真实案例警示:两位老人险些被骗8万元

2025年8月,山西忻州两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冒雨来到农行定襄支行大关山分理处,要求开通数字人民币业务,神情急切却对用途言辞闪烁。柜员察觉异常后询问,老人才透露是微信群里的“朋友”让她们开通数字人民币并下载指定APP,对方声称“稳赚不赔”,还特意叮嘱“银行问就说自己想体验”。网点主任立即意识到这是典型的数字人民币诈骗,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联系派出所民警。

民警到场后指出,骗子正是借“国家推广试点”之名,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再伪造交易流水行骗。经过半小时劝说,老人终于醒悟,避免了一辈子积蓄受损。事后老人子女赶到现场,对银行和民警连连致谢。这起案例提醒我们,老年人是数字人民币诈骗的重点目标,家属需加强防骗教育,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咨询官方渠道。

三、正规数字人民币业务与骗局的核心区别

很多人受骗的根源是混淆了数字人民币的法定属性与诈骗套路,二者的核心区别如下:

性质不同: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等同于现金,仅用于支付流通,无投资增值属性;骗局中的“数字人民币”是空气币或虚假概念,本质是诈骗工具。

获取渠道不同:正规数字人民币通过央行官方APP、商业银行APP或政府/电商平台的试点活动领取,无需缴纳费用;骗局通过钓鱼链接、非官方APP诱导获取,常伴随“充值”“缴费”要求。

推广方式不同:官方推广不设“推广员”,不搞“拉人头奖励”;骗局以“高额佣金”“层级分佣”为诱饵,靠传销模式扩张。

收益承诺不同:数字人民币无任何“收益”“返利”承诺;骗局以“高息”“稳赚”为核心诱惑,违背货币基本属性。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郑重提示:数字人民币采用“央行-运营机构”双层架构,从未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未授权任何机构开展推广员招募或投资交易业务。公众需通过官方渠道办理数字人民币业务,切勿轻信非官方信息。

四、防骗指南:五招守住财产安全

认准官方渠道:下载数字人民币APP需通过手机应用商店或央行官网,办理业务选择工农中建等指定运营银行,领取红包通过政府政务平台或正规电商平台。

拒绝“天上掉馅饼”:凡是宣称“数字人民币领体验金”“投资数字人民币高收益”“推广返利”的,一律视为诈骗。

保护敏感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不点击未知链接,不下载非官方APP。

警惕权威冒充:公检法、银行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或“证明清白”,遇此类来电可直接挂断并拨打110核实。

安装反诈工具:手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或咨询银行客服。

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是为了便利公众支付,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而非给骗子提供可乘之机。面对各类“数字人民币”相关信息,公众一定要保持理性,牢记“法定货币不炒作,官方渠道是正道”。如果不慎被骗,需第一时间收集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虚假链接等),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最大限度挽回损失。守护财产安全,从认清数字人民币骗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