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个进入清华的新能源白车身:全新领克08 EM-P的“学术认证”与安全基因
在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的展台上,全新领克08 EM-P白车身以“教具”身份静立其间,成为国内高校首个用于安全技术研究、碰撞仿真建模及新材料应用实验的新能源车型样本。这一交付背后,是“中国汽车安全碰撞第一人”张金换教授团队的权威背书——作为国内汽车安全法规制定的核心参与者,清华实验室的认可,意味着全新领克08 EM-P的安全设计已通过学术领域的严苛检验,其技术实力与产业价值获得双重认证。

全新领克08 EM-P的安全基因,深植于CMA Evo原生新能源架构的土壤之中。白车身高强度钢及铝合金占比达75%,其中2000MPa热成型钢与一体式硼钢门环构成“钢铁铠甲”,配合三叶草传力结构与专利级底盘框架,形成“刚柔并济”的碰撞防护体系。这种设计不仅能在极端碰撞中最大限度减少乘员舱侵入,更通过吸能结构的优化,为全员生存空间提供坚实保障。从车身结构到材料应用,全新领克08 EM-P用硬核数据诠释了何为“安全基因的传承”。而此次与清华的携手,不仅是对其安全实力的再验证,更让全新领克08 EM-P成为连接产业实践与学术研究的桥梁——它的每一处结构、每一种材料,都将成为下一代安全技术突破的“中国样本”。

“全域安全+”体系:从“不怕撞”到“不会撞”的进化革命
在领克的安全哲学中,“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覆盖全生命周期、守护所有交通参与者的体系化思维。全新领克08 EM-P以“全域安全+”理念为纲,将安全维度从传统的被动防护延伸至主动智能、环境关怀、隐私保护等全场景,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范式。
被动安全层面,其通过高强度车身与吸能结构设计,构建起“最后一道防线”。三电安全领域,电池包采用“五重防护”技术,历经100余项严苛测试,实现“零热失控”承诺,让新能源出行的底层安全无懈可击。
而主动安全层面,则以智能技术为矛,将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全系标配的激光雷达与千里浩瀚H7方案,让车辆具备“超感预判”能力:AEB向前碰撞减缓系统可在暴雨夜间110km/h时速下成功刹停,大雾环境70km/h紧急制动;G-AES通用障碍物避让辅助更支持连续2次避让,最高避让时速达130km/h,堪称“移动的安全堡垒”。这种从“被动承受”到“主动规避”的进化,让安全不再是事故后的补救,而是出行前的预防。
更值得关注的是,全新领克08 EM-P安全关怀超越了车辆本身。行人保护设计、环境安全监测、财产防盗系统、隐私加密技术……这些细节将安全边界从车内延伸至车外,从物理层面拓展至数字领域,真正实现“全域、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守护。

当全新领克08 EM-P的白车身在清华实验室中承载起技术突破的使命,当“全域安全+”体系以智能与硬核重新定义安全边界,这场关于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探索,已超越单一车型的突破,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从三十年前“中国第一撞”的开拓,到如今全球五星安全评级的登顶,全新领克08 EM-P与清华的携手,不仅是对“中国安全智造”的自信宣言,更是对未来出行安全的深情承诺——在科技的星辰大海中,安全,永远是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