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歼-35A以卓越性能在2025长春航空展上大放异彩时,一汽红旗天工06和天工08两款纯电SUV则将战机的安全理念带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车型通过六大维度的全面防护,特别是电池安全与电磁安全的深度设计,展现出与歼-35A一脉相承的技术逻辑。无论是高温、高压还是电磁干扰,它们都能从容应对,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这种跨越领域的技术创新,正是中国制造实力的最佳诠释。

电池安全:承战机冗余思路,应对极端工况
歼-35A靠双发冗余设计保障飞行安全,一台发动机受损时,另一台仍能维持基本飞行。一汽红旗天工06、天工08在电池安全上,同样以“应对极端”为核心思路。两款车型采用红旗首创的电芯六面体绝缘技术,搭配超高强度结构设计,让电池包具备强悍的抗风险能力。即便处于1000°C高温、10kV高压电环境,或是遭遇20吨挤压、多颗电芯失效的情况,电池包也能保持稳定,不起火、不爆炸。
日常使用场景中,电池防护同样周全。四重密封设计使防水能力达到IPX8(120h)等级,可应对涉水等复杂环境;超高强度结构满足2倍国标振动要求,形成360°全场景防护,让电池安全覆盖从极端到日常的每一种出行场景。

电磁安全:循战机隐身逻辑,打造洁净座舱
为降低被探测风险,歼-35A采用低截获概率雷达、贴片式电磁放电刷优化电磁隐身。一汽红旗天工06、天工08则聚焦座舱电磁环境,以“四位一体”技术构建防护体系。从电磁干扰产生的源头进行削减,减少干扰信号;在干扰传输尾端进行精细滤波,净化多余信号;通过分舱隔扰划分区域,避免不同系统间电磁串扰;最后以系统屏蔽强化防护,隔绝外界电磁侵袭。

其他安全维度:补全防护网络
除核心的电池与电磁安全外,一汽红旗天工06、天工08在其他安全维度也保持高水准。功能安全上,关键系统达到ASIL D等级,十重安全冗余确保复杂路况下稳定运行;信息安全以国密算法搭建7层防火墙,实现用户数据全生命周期可控;主动安全靠23颗高精度传感器实现360度监测,毫秒级响应规避风险;被动安全通过9H4M笼式结构与高强度钢材,为驾乘者构建可靠“生存空间”。
在这场航空展上,歼-35A与一汽红旗天工系列车型共同展示了中国在安全技术上的卓越成就。从战斗机到民用汽车,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彰显了国家科技进步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它们背后蕴含的责任感——致力于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最可靠的安全保障。正如那句口号所言,“总有一抹红守护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