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官低头离开中国外交部的一幕,与1928年中国外交官被割鼻割舌的往事,相隔近百年历史长河,映照出的是两国实力与尊严的沧海桑田。
“中方没有安排媒体进行拍摄。我也注意到,现场拍摄的记者大多数来自日本媒体。”11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面对日方所谓“交涉”,只用了两句话轻松化解。
这起因中日外交官员磋商后媒体拍摄引发的“抗议”,着实让国际观察家们哭笑不得。
事情要从11月18日说起,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与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在北京举行磋商。会后,刘劲松司长送别金井正彰的一幕被镜头捕捉:刘司长一身五四青年装,胸前佩戴国徽,双手插兜,从容不迫;而金井正彰则低头不语,表情严肃。

01 一场外交摩擦的来龙去脉
这场外交风波的核心,表面是媒体拍摄安排,实则源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此前的错误言论。
在磋商中,中方就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论再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毛宁曾用两句话概括中方的立场。
她指出,高市的谬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战后国际秩序,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从根本上损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中方严肃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论,停止在涉华问题上制造事端,以实际行动认错纠偏,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而日方的反应却颇具讽刺——他们不去反思自己首相的错误言行,反而纠缠于所谓“媒体拍摄”的程序问题。这就好比一个挑衅者被批评后,却抱怨对方说话的声音太大了。

02 双手插兜与“天冷”的深层含义
网络上有各种段子,有网友调侃:“我双手插兜,不知道谁是对手”。也有说,“我双手插兜,是在克制自己使用拳头”。
据刘司长身边人士透露,刘司长常穿五四青年装,至于插兜,一方面是因“天冷,也不便握手”,但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姿态。
“五四青年装” 本身就是一种意味深长的选择。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标志。
刘司长选择这身服装,无疑是在提醒日方正视历史。
而金井正彰的“低头哈腰”与刘劲松的“从容不迫”形成鲜明对比,彰显新时代中国外交自信。面对日本记者的一路追问,金井正彰一言不发。
作为技术官僚的他,其实也很无奈很窝火——事情不是他惹起,惹事的是日本首相,他还不得不来收拾烂摊子,烂摊子还真不好收拾。

03 日方的双重标准与选择性抗议
日本对媒体拍摄问题的纠缠不休,不禁让人想起特朗普的白宫会见。那时,外国领导人根本不知道具体安排,不光是被拍照的问题,而且还会被敌意提问,你不回答还不行。日本怎么不去交涉抗议!
毛宁的回应直击要害:“现场拍摄的记者大多数来自日本媒体”。这些日本媒体记者,一直跟拍金井正彰到首都国际机场。
自己去别人家门口蹲点拍摄,反而责怪主人没有提前告知有媒体在场,这种逻辑实在令人费解。
更有意思的是,当记者询问“今天会谈您觉得满意吗?”刘劲松直接回答:“当然不满意!”问及气氛怎么样,他直言:“严肃。”这种直截了当的表达,展现了中国外交的自信与透明。
04 历史阴影与现代外交的碰撞
在尊重不尊重的问题上,历史总能给我们提供一面镜子。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占济南,日本侵略者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干涉。
中国外交官蔡公时受命去与日军交涉。5月3日,残暴的日军冲入蔡公时所在的公署,将他拖下床捆绑。
蔡公时用日语厉声抗议:“这里是中国政府的外交机关,并非战斗单位,诸位既然不明了外交手续,不必一味蛮横。”
但日军根本不理会,中国外交官被日军用刺刀野蛮割裂脸面、耳鼻,蔡公时用日语严正抗议,竟遭更残暴的虐杀——耳鼻被割去,舌头、眼睛也被残忍挖掉。
其余职员被剥光衣服肆意鞭打,随后被拖至院中,惨遭机枪扫射。最终,蔡公时等17名外交人员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
李烈钧为蔡公时悲愤题词:“外交史上第一人”!5月3日,也被当时中国政府定为“国耻日”。
说这些,不是挑起仇恨,而是要铭记历史。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照亮前路。
05 中方反制与日方困境
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已引发中方一系列反制措施。中国公民赴日旅游出现“退团退票潮”。截至目前,中国各大航空公司已有约50万张赴日机票被游客退订。
多家旅行社也冻结了赴日游行程,不再收客,日本酒店也出现不少退订情况。多部原定于年内登上中国大银幕的日本影片将暂缓上映。
连续举办了二十届,已成为中日之间重要互动交流平台之一的“北京-东京论坛”也宣布延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苏晓晖分析认为: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高市必须要撤回、取消错误言论。日本首相拒不认错,是在回避甚至是掩饰问题,只会给中日关系造成更大伤害。
11月20日,外交部记者会上还有一则对话。记者询问:发言人曾表示,李总理在G20期间没有会见日本领导人的安排。但日方一再声称,对同中方对话接触持开放态度。
毛宁回答:李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请日方自重。
“请日方自重”——这简短有力的四个字,传递出中国外交的坚定立场与原则。
九十多年过去,中国外交官不再需要像蔡公时那样以身殉国,他们能够穿着五四青年装,胸前佩戴国徽,双手插兜,从容面对昔日强敌。
而日本外交官完好无损归国,不用担心有任何生命危险。
历史的一幕,永远不能忘记;屈辱的一幕,永远不应该发生。真正的强大,既在于捍卫尊严的坚定,也在于面对历史的清醒。
日本政客更应该深刻反省,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中国人这么愤怒?中国上下这么团结?